緹坦妮雅緹坦妮雅[a](英語:Titania)是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仲夏夜之夢》中登場的妖精王后[b](英語:Fairy Queen)。她是妖精王奧伯隆的妻子,有著美麗的外表、魔法能力以及和凡人無異的情感。在後世的奇幻創作中,緹坦妮雅亦時常以妖精王后的身分登場。 起源「Titania」一詞,最初出現羅馬詩人奧維德的作品《變形記》中,是月亮女神黛安娜的別稱,意思是「泰坦之女[c]」。[1][2][3][4]在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的《鬼神學》和英國詩人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中,登場的妖精女王都是黛安娜。詹姆斯一世將「Diana」作為「妖精」的代名詞,而《仙后》中的妖精女王則影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中世紀歐洲民間傳說裡,月神及妖精女王是有關連的。[1][2] 中世紀時期由於基督教將妖精視為惡魔,當時歐洲人印象中的妖精大部分都很醜陋,但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創作的妖精都外表優美、氣質高雅。莎士比亞亦將他作品中的妖精女王設定成有著迷人的外表及與凡人無異的性格,以貼近當時平民百姓的喜好。他將「緹坦妮雅(Titania)」作為《仲夏夜之夢》中妖精王后的名稱,使其具有「夜之國」的女王的特質。但緹坦妮雅不是黛安娜女神,而是莎士比亞獨創的角色。自《仲夏夜之夢》公演後,緹坦妮雅成為「妖精王后」的代名詞之一,與奧伯隆的夫妻關係亦已明確,並在後世文藝創作中常被引用。[1][2][3][4] 莎士比亞的另一劇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被提及的妖精女王名叫麥布,她是十七世紀歐洲詩人筆下常見的角色。和緹坦妮雅是不同的妖精,也不是奧伯隆的妻子。[1][2][3][4] 仲夏夜之夢緹坦妮雅在《仲夏夜之夢》中是個外表美麗、性格高傲的妖精王后。她的丈夫奧伯隆想讓她喜愛的一位人類調換兒成為自己的僕人,但緹坦妮雅不肯。夫妻於是起了爭執,天氣因他們的魔力而產生異變。緹坦妮雅堅持拒絕丈夫的要求後離去,憤怒的奧伯隆決定教訓他高傲的妻子。他交給妖精僕人帕克一種能讓人迷戀上醒來後見到的第一個對象的花朵汁液,命令帕克用此花來對緹坦妮雅惡作劇。帕克於是讓在森林休息的工匠波頓(Bottom )變成驢頭人身的怪模樣,並在熟睡的緹坦妮雅眼皮上滴上花汁。緹坦妮雅醒來後看到波頓,覺得他的驢頭很可愛、向他示愛,並吩咐僕人照顧波頓。而笨拙的波頓則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因此沒有任何回應。後來奧伯隆心生悔意,在緹坦妮雅睡著後解除了她身上的魔咒,並將波頓恢復原樣。緹坦妮雅醒來後感到羞愧,與丈夫和好。[1][2][5] 緹坦妮雅在劇中有4位妖精僕人,分別是豌豆花(Peaseblossom)、蜘蛛絲(Cobweb)、小蛾(Mote)、芥末籽(Mustardseed)[6] 形象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緹坦妮雅是一位美女,這一形象在後世的文藝創作中被人沿用。[1][2][3][4][5]緹坦妮雅在奇幻作品中是有著威儀的美麗女王,和丈夫奧伯隆會運用魔力干涉凡人生活、對凡人惡作劇、爭執。[7][8] 由於維多利亞時期的歐洲人認為妖精是不穿衣服的,因此浪漫主義畫家在創作裸體畫經常以妖精為主題。緹坦妮雅是畫家喜愛的對象,她熟睡或是和波頓示好都是常見的主題。以妖精畫出名的約翰·西蒙斯創作了許多以緹坦妮雅為主角的裸體繪畫,使衣著單薄的裸體美女成為緹坦妮雅的典型形象。相較之下,奧伯隆很少被單獨繪畫。[1][2][5] 文化影響天文地理繪畫
戲劇
樂曲文學
漫畫
註解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