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琎(?—633年),字之推,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祖籍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隋朝、唐朝官员。
生平
窦琎性情沉稳敦厚,擅长草书和隶书,很是懂得音律,历任颍川郡、南郡、扶风郡太守[1]。义宁元年(617年),平凉的奴贼几万人包围扶风郡,窦琎坚守,贼人几个月无法攻克城市,贼军粮食吃完。丘师利派他弟弟丘行恭率领五百人背着粮食、牵着牛、拿着酒到奴贼的军营,奴贼的首领深深施礼,丘行恭挥刀把奴帅杀死,对贼众说:“你们都是良人,为什么奉奴为主,让天子都说你们是奴贼?”大家都跪拜在地说“愿意侍奉您!”丘行恭就率领这些人和丘师利在渭北一同谒见李世民[2][3][4]。义宁元年十二月,薛举派遣自己的儿子薛仁果进攻扶风郡,唐弼占据汧源抵抗薛仁果。薛举派遣使者招降唐弼,唐弼就杀死李弘芝向薛举请求归降。薛仁果乘唐弼没有防备,袭击并攻取了汧源,收编了唐弼的全部部众。唐弼率领几百名骑兵逃到扶风郡请求投降,窦琎杀死了唐弼[5]。李渊平定京城后,窦琎于义宁元年十二月丁酉(618年1月22日)献出扶风郡归附,李渊任命窦琎为户部尚书、上柱国,封燕国公[6][7]。义宁二年(618年)正月,李渊任命窦琎为左元帅李建成的左元帅府掾[8]。之后窦琎历任礼部尚书,武德元年六月甲戌朔(618年6月28日),李渊接受禅让建立唐朝,窦琎再任户部尚书[9]。窦琎之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获赐锦袍。很快窦琎出任益州行台仆射,镇守益州,当时蜀中还有很多盗贼,窦琎屡次出兵将盗贼讨伐平定。窦琎在蜀中与鄜州大都督府长史皇甫无逸不和,屡次请求回朝。唐高祖征召窦琎回朝,半路又诏令窦琎回到益州。窦琎不得志,就在路边山上题字,用来申诉郁积。有使者到益州,窦琎在卧室中宴请他,并赠送薄有花纹的丝织品。皇甫无逸将此事上奏,窦琎被定罪免官[10][11]。不久,窦琎出任秘书监,封邓国公。贞观初年,窦琎出任太子詹事,之后出任将作大匠,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窦琎修建洛阳的宫殿,窦琎在洛阳宫殿中开凿池塘造起假山,雕饰很华丽,徒费功力,唐太宗大怒,立即下令毁掉,窦琎被定罪免官[12],恰逢酆王李元亨娶窦琎的女儿为王妃,窦琎很快就恢复官职,加右光禄大夫。贞观七年(633年),窦琎去世,朝廷赠予礼部尚书,谥号安。窦琎很通晓音乐,武德年间与太常少卿祖孝孙接受诏令制定正声雅乐[13][14],窦琎讨论出处典故,撰写《正声调》一卷,流传于世[15][16]。
其他
窦琎大哥窦抗的住所位于长安城的延康坊,开皇十年(590年)时,窦抗舍宅立为静法寺,寺西有木浮圈,是窦琎为母亲成安公主修建,重叠绮丽,高一百五十尺,都是砍伐窦抗园中梨树取的木材[17]。
窦琎是一名佛教徒,为父亲安丰公窦荣定,母亲成安公主各抄写《妙法莲华经》一部,用搴池内白莲花的叶子捣成汁制成纸张,在自己心脏的位置刺出血,用血作为墨汁书写佛经,窦琎一直不允许此事外传,该佛经于惠详撰写《弘赞法华传》时期仍存在[18]。
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建议唐高祖修订前朝的史书,唐高祖认为有道理。武德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623年2月1日),唐高祖诏令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编修北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编修北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编修隋朝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编修南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徵编修北齐史,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编修南陈史。接受诏令后,历时数年,史书最终没能完成而停止了[19][20][21][22]。
家庭
父母
兄弟姐妹
- 窦抗,唐朝光禄大夫、左武候大将军、陈容公
- 窦庆,隋朝上柱国、南郡太守、陈国公
- 窦宪,隋朝安康郡公
- 窦氏,嫁隋朝上柱国、使持节、秦州诸军事、秦州总管、潭州总管、左武卫大将军、河北郡开国公张辩
- 窦氏,嫁隋朝大将军、郑瀛二洲刺史、朔夏二州总管、秦川郡开国公李绘
子女
- 窦普行,唐朝饶州刺史、邓国公
- 窦大石,嫁唐朝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 窦氏,嫁唐朝散骑常侍、金州刺史、酆悼王李元亨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新唐書·卷095》,出自《新唐書》
参考资料
- ^ 《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庆弟琎,亦工草隶,颇解钟律。历位颍川、南郡、扶风太守。
- ^ 《旧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九》:初,原州奴贼数万人围扶风,郡太守窦璡坚守,经数月,贼中食尽,野无所掠,众多离散,投行恭者千余骑。行恭遣其酋渠说诸奴贼共迎义军。行恭又率五百人,皆负米麦,持牛酒,自诣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其众曰:“汝等并是好人,何因事奴为主,使天下号为奴贼?”众皆俯伏曰:“愿改事公。”
- ^ 《新唐书·卷九十·列传第十五》:后原州奴贼围扶风,太守窦璡坚守。贼食尽无所掠,众稍散归行恭。行恭遣其酋说贼共迎高祖,乃自率五百人负粮持牛酒诣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众曰:“若皆豪桀也,何为事奴乎?使天下号曰奴贼。”众皆伏,曰:“愿改事公。”行恭乃率其众,与师利迎谒秦王于渭北,拜光禄大夫。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先是,平凉奴贼数万围扶风太守窦琎,数月不下,贼军食尽。丘师利遣其弟行恭帅五百人负米麦持牛酒诣奴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其众曰:“汝辈皆良人,何故事奴为主,使天下谓之奴贼?”众皆俯伏曰:“愿改事公。”行恭即帅其众与师得共谒世民于渭北,世民以为光禄大夫。琎,琮之从子也。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薛举遣其子仁果寇扶风,唐弼据汧源拒之。举遣使招弼,弼乃杀李弘芝,请降于举,仁果乘其无备,袭破之,悉并其众。弼以数百骑走诣扶风请降,扶风太守窦琎杀之。
- ^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初,弼遣使诣帝归款,投状扶风郡,而为薛举所围。帝遣援兵往扶风,未至,弼党在郡城外为举所图。弼遂被郡守窦璡所杀。俄而璡及河池郡守萧瑀,相继归京师。于是拜璡为户部尚书、上柱国,封燕国公。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乙未,平凉留守张隆,丁酉,河池太守萧瑀及扶风汉阳郡相继来降。以窦琎为工部尚书、燕国公,萧瑀为礼部尚书、宋国公。
- ^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于是以世子为左元帅,秦王为右元帅,左右二府诸军十余万众,引于浐水之北。仍以尚书萧瑀为相府司马,刘文静为左元帅府长史,尚书窦璡为掾,殷开山为右元帅府长史司马,又拜屈突通为上柱国,封蒋国公、检校行军左右虞侯事,军士以下僚佐等,皆选知名者为之。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六月,甲戌朔,以赵公世民为尚书令,黄台公瑗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参掌选事,掾殷开山为吏部侍郎,属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主簿陈叔达、博陵崔民幹并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晞为尚书右丞。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礼部尚书窦琎为户部尚书,蒋公屈突通为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
- ^ 《旧唐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俄而又告无逸阴与萧铣交通者,无逸时与益州行台仆射窦琎不协,于是上表自理,又言琎罪状。高祖览之曰:“无逸当官执法,无所回避,必是邪佞表自理,又言琎罪状。高祖览之曰:“无逸当官执法,无所回避,必是邪佞之徒,恶直丑正,共相构扇也。”因令刘世龙、温彦博将按其事,卒无验而止,所告者坐斩,窦琎亦以罪黜。
- ^ 《新唐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十六》: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琎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琎罪。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琎。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九月,上修仁寿宫,更命曰九成宫。又将修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表谏,以“乱离甫尔,百姓凋弊,帑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上嘉之曰:“戴胄于我非亲,但以忠直体国,知无不言,故以官爵酧之耳。”久之,竟命将作大匠窦琎修洛阳宫,琎凿池筑山,雕餙华靡,上怒,遽命毁之,免琎官。
- ^ 《旧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二十九》:武德七年,始命孝孙及秘书监窦琎修定雅乐。
- ^ 《新唐书·卷二十一·志第十一》:武德九年,始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璡等定乐。
- ^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琎,字之推,抗季弟也。大业末,为扶风太守。高祖定京师,以郡归国,历礼部、民部二尚书。从太宗平薛仁杲。寻镇益州,时蜀中尚多寇贼,琎屡讨平之。时皇甫无逸在蜀,与之不协,琎屡请入朝。高祖征之,中路诏令还镇。琎不得志,遂于路左题山,以申郁积。有使者至其所,琎宴之卧内,遗以绫绮。无逸奏其事,坐免官。未几,拜秘书监,封邓国公。贞观初,授太子詹事。后为将作大匠,修葺洛阳宫。琎于宫中凿池起山,崇饰雕丽,虚费功力,太宗怒,遽令毁之。坐事免。会纳其女为酆王妃,俄而复位,加右光禄大夫。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安。琎颇晓音律,武德中,与太常少卿祖孝孙受诏定正声雅乐,琎讨论故实,撰《正声调》一卷,行于代。
- ^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抗弟琎,字之推,性沈厚。隋大业末,为扶风太守。唐兵起,以郡归,历民部尚书。从秦王平薛仁杲,赐锦袍。寻镇益州,时蜀盗贼多,皆讨平之。与皇甫无逸不协,数相诉毁,因请入朝,至半道,诏还之。琎内忧恐。会使者至,琎引宴卧内,厚饷遗。无逸以闻,坐免官。未几,授秘书监,封邓国公。贞观初,迁将作大匠,诏脩洛阳宫,凿池起山,务极侈浮,费不胜算。太宗怒,诏毁之,免其官。以酆王纳琎女为妃,复位。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安。琎有巧思,工书。武德中,与太常少卿祖孝孙受诏定雅乐,是正钟律云。
- ^ 《唐两京城坊考·卷四》:东南隅,静法寺。(隋开皇十年,左武候大将军、陈国公窦抗所立。寺门拆抗宅柴戟门所造。西院有木浮圈,抗弟琎为母成安公主建,重叠绮丽,崇一百五十尺,皆伐抗园梨木充用,其园本西魏大统寺,周武帝废佛教,以共寺赐抗为宅焉。
- ^ 《弘赞法华传》:司空陈容公窦抗。早出中衢。宿知宝所。虽贵极台辅。而凝心妙觉。爰舍净财。立静法寺。庄严轮奂。将美天宫。其弟琎。行尽色难。志穷恶道。奉为考安丰公。妣成安公主。敬造法花金刚般若。各一部。乃妙思神[示*栗]。幽情独悟。每菡萏将发。澡雪身衣。自搴池内白莲花叶。洁净曝干。捣以为纸。于是。严饰道场。躬自抄写。刺心取血。用以为墨。斯事振古罕俦。理多祥瑞。而琎谦损慎密。不许外传。使后代无闻。惜哉。其经。缄之宝藏。于今尚在。
- ^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陛上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高祖然其奏,下诏曰:“司典序言,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伏羲以降,周、秦斯及,两汉传绪,三国受命,迄于晋、宋,载籍备焉。自有魏南徙,乘机抚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皇宗,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至于发迹开基,受终告代,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无乏于时。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余烈遗风,倏焉将坠。朕握图驭宇,长世字人,方立典谟,永垂宪则。顾彼湮落,用深轸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徵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务加详核,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瑀等受诏,历数年,竟不能就而罢。
- ^ 《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又建言:“近代无正史,梁、陈、齐文籍犹可据,至周、隋事多脱损。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陛下受禅于隋,隋承周,二祖功业多在周,今不论次,各为一王史,则先烈世庸不光明,后无传焉。”帝谓然。于是诏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主魏,中书令封德彝、舍人颜师古主隋,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主梁,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征主齐,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大史令庾俭及德棻主周。整振论譔,多历年不能就,罢之。
- ^ 《唐会要·卷六十三》:武德四年十一月,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于周隋。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无可纪录。”至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诏:“司典序言。史官纪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自有魏至乎陈隋。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余烈遗风。泯焉将坠。顾彼湮落。用深轸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可修周史。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征。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秦王府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绵历数载。竟不就而罢。
- ^ 《全唐文·卷二·修魏周隋梁齐陈史诏》:司典序言,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伏牺以降,周秦斯及,两汉传绪,三国受命,迄於晋宋,载籍备焉。自有魏南徙,乘机抚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宗礻方,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至於发迹开基,受终告代,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无乏於时。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馀烈遗风,泯焉将坠。朕握图驭宇,长世字民,方立典谟,永垂宪则。顾彼湮落,用深轸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懋、太史令庾俭,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徵,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务加详覈,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