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锆钠锂石
硅锆钠锂石(英語:zektzerite)[1]是紫钠闪石(tuhualite) 之一種,是由西雅圖礦物學家 Benjamin Bartlett "Bart" Cannon於 1966 年首次發現。發現地在華盛頓州奧卡諾根縣金角岩磐中的鹼性钠钙闪石 相花崗岩內,銀星山下方的柳溪盆地中的 不規則晶洞中(miarolitic cavities) [2]。 該礦物名称源自Jack Zektzer(生於 1936 年),他是華盛頓西雅圖的數學家和礦物收藏家[3]。 該礦物曾被誤認為是 摩根石,綠柱石之一種。直道在 1975 年 9 月,在袋鼠嶺北側海拔約 6,500 英尺(2,000 米)的“漂浮巨石”(冰川掉落石)中發現了其他標本; 人們才認識到這礦物不屬綠柱石 [4]。 屬性經由合成:通過熔融Li2CO3, Na2CO3, SiO2, ZrO2。合成礦物在短波紫外光下具有明亮的藍白色熒光。 產狀硅锆钠锂石與钠钙闪石 是一種稀土火成岩質花崗岩中的礦物。 它與煙水晶、微斜長石、氟硼硅钇钠石(okanoganite)、锆锂大隅石(Sogdianite) 、星葉石和鋯石一起伴生。硅锆钠锂石可呈自形晶(euhedral), 其產地為華盛頓州奧卡諾根縣金角灣岩磐的花崗岩相, 挪威 Sandefjord,Haneholmveien 的 Virikkollen,馬達加斯加 Ampasindava 半島的 Ampasibitika;亦可呈現爲岩石中的顆粒,例如智利 Aysén 省的 Del Salto 深成岩,塔吉克斯坦北部 Dara Pioz 冰川的冰磧中,它也作為造岩出現在偉晶岩塊中; 在 Mt. Malosa Malawi 的硅锆钠锂石自形晶體,可高達 3 厘米,為寶石級礦物[5]。 参见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