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鹭 (學名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 2] ,又稱白脸鹭 ,是澳大利亞跟大洋洲大部分地區常見的鳥 類,包括新幾內亞 、托雷斯海峽 的島嶼、印度尼西亞 、紐西蘭 ,以及除最乾旱地區外的整個澳大利亞 。
它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鷺 ,顏色淡淡的、略帶藍灰色,有黃色的腿和白色的面部標記。幾乎可以在靠近淺水的任何地方找到它,不論是淡水還是鹽水,雖然在被打擾時會立即展開長長的、慢速拍打的翅膀離開現場,但它會大膽地襲擊郊區 的魚塘。
分類學
白臉鷺於1790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 正式描述 。他將其歸於蒼鷺屬 (Ardea) 鷺類,並創造了雙名法 Ardea novaehollandiae 。[ 3] [ 4] 萊瑟姆的描述是基於1789年新南威爾士州首任總督亞瑟·菲利普 在他的書The Voyage of Governor Phillip to Botany Bay 中描述和插圖的“白額鷺”。[ 5]
歷史上它被認為與蒼鷺屬 (Ardea) 有密切關係,但有一段時間它被單獨歸於一個屬——Notophoyx ——因為缺乏該屬典型的羽毛。[ 2] 在美國鳥類學家沃爾特·J·博克 對鷺科家族的評論中,他將白臉鷺歸入蒼鷺屬 (Ardea) ,認為其與白頸鷺 有關,並將其同義化為Notophoyx 。[ 6] 同樣,瑞典自然學家凱·庫里-林德爾 認為該物種是蒼鷺屬 (Ardea) 的一個侏儒成員。[ 7] 羅伯特·B·佩恩 和克里斯托弗·J·里斯利(Christopher J. Risley)將白臉鷺歸入白鷺屬 (Egretta) ,因其骨骼解剖結構更像鷺類而不是蒼鷺類。他們指出博克並未給出將該物種歸入蒼鷺屬 (Ardea) 的理由,並認為其最親近的親屬是小藍鷺 (Egretta caerulea ),因其羽毛和頭骨的相似性。[ 8] 弗雷德里克·謝爾頓在1987年的一項研究中使用DNA-DNA雜交技術確認白臉鷺是鷺科的一員。[ 9]
澳大利亞的亞種E. n. novaehollandiae 和E. n. parryi ,來自新喀里多尼亞的E. n. nana 以及伊里安查亞 的E. n. austera 曾被描述過,但現在在分類學上不再被承認。[ 2]
外觀和行為更接近於白鷺屬 (Egretta) 屬。
南澳大利亞下墨累地區 的恩加林傑瑞 人稱其為krawli 。[ 10]
描述
非繁殖羽
成年白臉鷺在其科中屬於中等大小,大部分呈淡藍灰色。額頭 、頭頂、下巴 和上喉嚨 是白色的。頭頂的圖案是可變的,有時白色會延伸到脖子上;這種變化使得個體識別成為可能。[ 2] 虹膜 可能是灰色、綠色、暗黃色或肉桂色。[ 2] 頭部眼睛與喙之間的區域(眼紋 )是黑色的。喙是黑色的,通常在基部呈淡灰色。[ 2] 在繁殖季節,粉紅褐色或青銅色的繁殖羽 會出現在前頸和胸部,藍灰色的羽毛則會出現在背部。[ 11]
成鳥通常重550 g(1.21磅),[ 12] 高度範圍為60至70 cm(24—28英寸)。[ 13]
未成熟的鳥類呈淡灰色,只有喉嚨是白色的,[ 14] 並且經常在下半身有紅色。[ 13] 雛鳥通常覆蓋著灰色的絨毛。[ 2]
分布與棲地
白臉鷺分布於大部分澳大拉西亞 地區,包括新幾內亞 、托雷斯海峽 的島嶼、印度尼西亞 、新喀里多尼亞 、紐西蘭 、亞南極的島嶼以及除最乾旱地區外的整個澳大利亞 。該物種現在居住在聖誕島 ,但尚未有繁殖記錄。它也常見於龍目島 、弗洛勒斯島 和松巴哇島 ,[ 2] 並曾作為迷鳥出現在中國 、[ 15] 科科斯群島 和所羅門群島 。[ 16] 它大多在冬季訪問北領地 。[ 14] 它在1940年代末自我引入到紐西蘭。[ 12] 它是唯一被記錄在塔斯馬尼亞 繁殖的鷺類。[ 11]
白臉鷺在當地是遊動性的,發現於淡水和鹹水濕地、農場水壩、牧場、草地、農作物地、海岸、鹽沼、潮間帶泥灘、船港、海灘、高爾夫球場、果園或花園魚塘。[ 14] 它在澳大利亞 受1974年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法 保護。
行為
In flight, Tasmania
白臉鷺通常棲息在柵欄柱、樹木、電話杆和房頂上。[ 14] 它的飛行緩慢而上下起伏。[ 13]
叫聲
白臉鷺最常見的叫聲是一種沙啞的低鳴或咕咕聲,[ 14] graak 或 graaw ,通常在飛行、互動或遭遇攻擊性時發出。[ 2] 另一種叫聲,gow, gow, gow 通常在返回巢時發出。[ 2] 高音的 wrank, oooooooooh 或 aaarrrgh 叫聲作為警報聲發出。[ 2]
繁殖
繁殖通常在南半球的春季進行,但該鳥可能會在其他時間因降雨而繁殖。[ 13] [ 17] 繁殖主要發生在澳大利亞南部,其他時間該鳥會散布到很遠的地方。[需要解释 ] 雌雄共同分擔築巢、孵蛋和照顧幼鳥的任務。[ 13] 鳥巢 是一個不整潔的淺碗,由樹枝製成,通常放置在5-12米高的有葉樹枝上,[ 14] 從海平面到超過1000米的高度。[ 2] 繁殖期間,鳥類在脖子、頭部和背部會有長羽毛(繁殖羽 )。[ 17] 典型的巢 有三到五個淡藍色的蛋,[ 14] 平均大小為48.5×35毫米。[ 2] 通常每年只孵育一窩。[ 13] 孵化期約為25天。[ 2] 父母會保護雛鳥3-4週,雛鳥在孵化後40天會飛行。[ 2] 典型的雛鳥 掠食者包括笑翠鳥 、澳洲鐘鵲 、鷹 和貓頭鷹 。
覓食
白臉鷺吃大部分小型水生生物,[ 18] 它們的多樣化飲食包括魚類、青蛙、小型爬行動物和昆蟲。[ 19] 它使用多種技術尋找食物,包括靜立等待獵物移動(無論在水中還是陸地上經常使用一種獨特的節奏性頸部運動)、在淺水中慢行、揮動翅膀、腳刨或甚至張開翅膀追逐獵物。[ 18] 白臉鷺通常單獨或在小群體中獨立覓食。[ 2] 白臉鷺在繁殖季節通常具有領域性,但在非繁殖季節尤其是雨後或洪水後可能會成群覓食。[ 2]
註釋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 [31 December 2008] . Database entry includes justification for why this species is of least concern.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Kushlan, James Anthony; Hancock, James, Thelwell, David. The Heron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5: 170. ISBN 0198549814 .
^ Latham, John . Index Ornithologicus, Sive Systema Ornithologiae: Complectens Avium Divisionem In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Ipsarumque Varietates 2 . London: Leigh & Sotheby. 1790: 701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6) (Latin) .
^ Mayr, Ernst ; Cottrell, G. William (编).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1 2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79: 211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5).
^ Phillip, Arthur . The Voyage of Governor Phillip to Botany Bay; with an Accou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lonies of Port Jackson & Norfolk Island, etc. . London: Printed for John Stockdale. 1789: 163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7).
^ Bock, Walter J. A generic review of the family Ardeidae (Aves) (PDF) .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956, (1779): 1–49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02-25).
^ Curry-Lindahl, Kai. Systematic relationships in herons Ardeidae, based 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behaviour and ecology. A preliminary account. Ostrich: Journal of African Ornithology. 1971, 42 (Supplement 1): 53–70. doi:10.1080/00306525.1971.9633397 .
^ Payne, Robert B.; Risley, Christopher J.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herons (Ardeidae) (PDF) .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s, Museum of Zo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150 : 1–114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6-14). [page 84]
^ Sheldon, Frederick H. Phylogeny of herons estimated from DNA-DNA hybridization data . The Auk. 1987, 104 (1): 97–108. JSTOR 4087238 . S2CID 53589782 . doi:10.2307/4087238 .
^ Clarke, P.A. Twentieth Century Aboriginal Harvesting Practices in the Rural Landscape of the Lower Murray, South Australia . Records of the South Australian Museum. 2003, 36 (1): 83–107.
^ 11.0 11.1 McKilligan, Neil. Herons, Egrets and Bitterns. CSIRO Publishing. 2005: 104. ISBN 0-643-09133-5 .
^ 12.0 12.1 White-faced heron . www.nzbirds.com.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8-02).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White-faced Heron . Birds in Backyards.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2-26).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Pizzey, Graham; Knight, Frank.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 Sydney, Australia: HarperCollinsPublishers . 1997: 111. ISBN 0-207-18013-X .
^ Chen, Xiaolin; Chen, Zhihong; Fang, Wenzhen. Short Communication: New Record of the White-faced Heron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in Xiamen (Amoy), China . Emu. 2000, 100 (4): 340. S2CID 90228813 . doi:10.1071/MU004SC .
^ Species factsheet: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8.
^ 17.0 17.1 Australian Museum Online – White-faced Heron . [2024-08-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9-20).
^ 18.0 18.1 Bimbimbie ornithological services – Notable behaviours of white-faced heron . [失效連結 ]
^ White Faced Heron . birdphotos.com.au. [30 December 200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15 February 2012).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