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兰

王若兰(1915-1969),天津人,一二·九运动积极分子。1939年改名康英

生平

早岁丧父,11岁进天津南开女中,18 岁进燕京大学新闻系,22岁毕业。1932年,王若兰和梁思懿孔祥瑛毛凌云等参与读书会,看苏联的小说和电影,接触左翼书籍和思想。[1]

“一二·九”运动中,她担任燕京大学游行队伍一个大队队长,后被“民先”队和“社联”吸收。抗战开始后,她先在韩复渠军队训练,后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又随赵荣声卫立煌军队中工作1938年4月经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刘少奇在洛阳为其写了到新四军的介绍信,问她用名,回复“康英”,从此改名。[1]

康英在新四军彭雪枫支队任宣传干事、政治部直属队指导员,后因病回天津修养。1940年3月,再回新四军时经过上海,梁思懿让其妹妹梁思宁随她前去。康英后于1941年春,调苏中四地委任妇女部长。1944年底,随粟裕部队南下浙西任吉安县工委书记,1945年北撤到山东,任华东局宣传部秘书,进山东《大众日报》,又在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等任职。解放后,她在北京新华社总社任国内部主任等职。1953年,调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秘书。1957年调《人民日报》任政治文教部主任。1959年下放江苏农村劳动半年后,仍回《人民日报》社。1965年调到教育部,任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戴白韬不管事,康英负责所有工作,文革来临。[1]

康英在文革中遭迫害,被送到安徽凤阳“五七”干校监督劳动,身患多种疾病仍坚持完成劳动定额,1969年11月18日午夜暴卒于“五七”干校,享年54岁。[1]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赵荣声; 周游 (编). “一二·九”在未名湖畔. 北京出版社. 1985. 《怀念为理想献身的康英同志》梁思懿. CSBN 1107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