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 (音樂劇)

油脂
Grease
1971年版《油脂》原聲碟
音乐吉姆·雅各布斯英语Jim Jacobs
沃倫·凱西英语Warren Casey
剧本吉姆·雅各布斯英语Jim Jacobs
沃倫·凱西英语Warren Casey
歌詞吉姆·雅各布斯英语Jim Jacobs
沃倫·凱西英语Warren Casey
演出1971年 芝加哥(第一次)
1972年 百老匯(第一次)
1973年 西區劇院(第一次)
1978年 電影
1979年 西區劇院(第二次)
1993年 西區劇院(第三次)
1994年 百老匯(第二次)
2001年 西區劇院(第四次)
2002年 多倫多
2007年 百老匯(第三次)
2008年 美國巡迴公演
2011年 馬德里
2010年—2011年 美國業餘巡迴公演
2011年 芝加哥(第二次)
2011年 格丁尼亞
2012年 哥本哈根
2013年 費城
2013年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
2014年 巴基斯坦卡拉奇
2016年 電視節目

《油脂》(英語:Grease,又名《火爆浪子》、《青春狂热》)是美國作曲家吉姆·雅各布斯英语Jim Jacobs沃倫·凱西英语Warren Casey於1971年創作的音樂劇。该剧以1950年代美國工人階級出身的青少年亞文化油脂者英语Greaser (subculture)命名,敘述了在芝加哥一間虛構高中韋迪爾高中(原型為公立高中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高中英语William Howard Taft High School (Chicago)[1])的十名高中生探索對朋輩壓力、政治、個人核心價值和愛情的疑惑。剧中歌曲重現了1950年代的搖滾風格。《油脂》在芝加哥首演后被贬为一部不修边幅、具攻擊性和低俗的音樂劇,但其後的製作減少了有關內容[2]。《油脂》反映了青少年懷孕童黨等社會問題。它的主題亦包含愛情、友誼、青少年犯罪、青春期時的性爆發,以及階級意識階級鬥爭

《油脂》在1971年於芝加哥金士顿矿业剧院首次公演[3],並于1972年6月7日在紐約曼哈頓中城布罗德赫斯特剧院英语Broadhurst Theatre公演[4]。《油脂》现已成為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直至1980年落幕,它共在百老匯演出了3388次[4],打破了《屋顶上的提琴手》3242場的公演紀錄,成為百老匯公演次數最多的音樂劇,直至1983年被《歌舞線上》打破,但截至2015年4月仍為百老匯第十五最多公演場數的音樂劇[5]。《油脂》在1973年6月在倫敦首演時[4],亦曾經揚威倫敦西區劇院,並在1978年改編成電影。《油脂》亦是中學話劇團、區域劇院和社區劇院較常演出的劇目之一[6]

製作歷史

製作背景

1959年,搖滾音樂開始在美國盛行[2]。而性自由亦逐步開放[2],至1970年代更掀起性革命[2]。加上受當時美國反戰浪潮,以及同類音樂劇《咖啡邦戈英语Expresso Bongo》、《毛髮》等的影響[2],《油脂》便在這個浪潮之下應運而生[2]

1971年芝加哥版和1972年百老匯版

《油脂》在1972年6月7日在百老匯布罗德赫斯特剧院首度上演,圖為布罗德赫斯特剧院

《油脂》的創作背景源自編劇之一吉姆·雅各布斯在母校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高中的回憶[1]。沃倫·凱西其後加入與吉姆·雅各布斯共同創作。

《油脂》在1971年於芝加哥林肯大道英语Lincoln Avenue (Chicago)的金士顿矿业剧院首次公演[3]。製片人肯·韋斯文英语Ken Waissman和玛克辛·福克斯在收看芝加哥公演之後,與編劇達成協議,取得《油脂》在外百老匯的製作權和公演權[7]。製作團隊於是由芝加哥遷到紐約,以集中在《油脂》紐約版的製作。《油脂》紐約版由湯姆·摩爾英语Tom Moore (director)執導,帕特里夏·伯奇英语Patricia Birch編舞(其後她亦參與電影版的編舞工作,並執導其續集英语Grease 2),1972年2月14日在曼哈頓下城的伊頓劇院公演[8]。雖然地理上當時《油脂》在外百老匯公映,但其製作已達到百老匯水準[9],因此該劇在第二十六屆東尼獎英语26th Tony Awards中獲得7項提名[8]

1972年6月7日,《油脂》遷至百老匯布罗德赫斯特剧院英语Broadhurst Theatre公演[8],再在同年11月21日遷至皇家劇院英语Bernard B. Jacobs Theatre公演[8],並在該劇院一直公演至1980年1月27日[8]。在公演最後五週,《油脂》再遷往座位更多的庄严剧院公演[8],直至1980年4月13日落幕[8]。由在百老匯首演至落幕起計,《油脂》共進行3388次公演[8]

1972年百老匯首演時的演員陣容包括巴里·博斯特威克英语Barry Bostwick(飾演丹尼)、卡罗尔·德马斯英语Carole Demas(飾演桑迪)、阿德里安娜·巴博英语Adrienne Barbeau(飾演里索)、蒂莫西·迈耶斯英语Timothy Meyers(飾演肯力基)、艾倫·保羅英语Alan Paul(飾演青年天使和莊尼·加西諾)、沃尔特·伯比英语Walter Bobbie(飾演羅傑)、繆思·斯摩英语Mews Small(飾演法蘭奇)[10]等。其後出演百老匯版《油脂》的演員包括杰夫·科纳韦英语Jeff Conaway(後在電影版飾演肯力基)[11]盖尔·爱德华兹英语Gail Edwards[12]馬利盧·亨納爾英语Marilu Henner[13]彼得·蓋勒[14]艾琳·格拉夫英语Ilene Graff[15]朱迪·凯英语Judy Kaye[16]柏德烈·史域斯[17]尊·特拉華特(後在電影版飾演男主角丹尼)[18]杰里·扎克斯英语Jerry Zaks[19]特依特·威廉姆斯英语Treat Williams[20]等。而李察·基爾亦在此次公演中成為替補演員,他在此次公演的角色包括男主角丹尼、青年天使和文斯·方丹[21]

1973年西區劇院版

《油脂》在1973年6月在倫敦西區劇院的新倫敦劇院公演[4],由當時仍未成名的李察·基爾擔演男主角丹尼。而倫敦首次公演中的其他演員包括斯泰西·格雷格(飾演桑迪)、斯蒂芬·本特(飾演羅傑)、杰奎 - 安·卡尔(飾演里索)、德里克·詹姆斯(飾演杜迪)等。[22][23]其後,保罗·尼古拉斯英语Paul Nicholas伊莲·佩姬取代李察·基爾和斯泰西·格雷格擔演主角[24]。1979年第二次公演時,則由苏·波拉德英语Su Pollard特蕾西·厄尔曼出演主角[25]

1993年西區劇院版

《油脂》在1993年在倫敦西區劇院的自治領劇院重新公演[26],在1996年10月轉至劍橋劇院繼續演出至1999年9月11日落幕為止[26]。此次重新公演版由大卫·吉尔摩執導[26],主要演員包括克雷格·麦克拉克伦英语Craig McLachlan(飾演丹尼,其後改由卢克·戈斯伊恩·凯尔西英语Ian Kelsey達倫·地英语Darren Day飾演)、黛比·吉布森(飾演桑迪,其後改由索尼娅英语Sonia (singer)萨曼莎·沃马克英语Samantha Womack飾演)、麦克·道尔英语Mike Doyle (comedian)(飾演文斯·方丹)、丹心·歐威茨英语Tamzin Outhwaite(飾演帕蒂)、谢恩·里奇英语Shane Richie(飾演肯力基)、莎莉·安·普雷特英语Sally Ann Triplett(飾演里索)等[26]。該次重演的成功促成首次英國巡迴演出[27],由谢恩·里奇(飾演丹尼)[27]、海倫·威爾(飾演桑迪)、托比·辛森(飾演文斯·方丹和青年天使)、亚历克斯·伯恩(飾演肯力基)、米歇尔·胡珀(飾演里索)等主演[28]

此版的特色,在於該版包含了四首在電影版出現的歌曲,包括《油脂》、《絕望地貢獻給你》、《桑迪》和《你是我想要的》。「漢堡皇宮男孩」亦在此版改稱為「雷鳥」。

1994年百老匯版

《油脂》在1994年5月11日在百老匯尤金·奥尼尔剧院英语Eugene O'Neill Theatre重新上演,共上演1505場,此前亦有20場預演。該版由杰夫·卡尔霍恩英语Jeff Calhoun (choreographer)執導和編舞,並由瑞奇·保羅·戈爾丁英语Ricky Paull Goldin(飾演丹尼)、波姬·小絲(飾演里索,後改由羅茜·奧唐納飾演)、蘇珊·伍德(飾演桑迪)、亨特·福斯特英语Hunter Foster(飾演羅傑)、梅根·穆兰里英语Megan Mullally(飾演馬蒂)、希瑟·斯托克斯(飾演珍)、比利·波特英语Billy Porter (entertainer)(飾演青年天使)等主演[29]

而基於該版的美國巡迴演出則在1994年9月在康涅狄格州紐哈芬市開始,並持續數年。首場巡迴演出的演員包括莎莉·斯特拉瑟斯英语Sally Struthers(飾演林奇老師)、安吉拉·寶帕諾(飾演里索)、雷克斯·史密斯英语Rex Smith(飾演丹尼)、特丽莎·M·戈尔曼(飾演桑迪)、戴维·琼斯英语Davy Jones (musician)(飾演文斯·方丹)等。而其後成為長駐百老匯演員的波姬·小絲亦曾經在1994年11月參與巡迴演出,並飾演里索一角。其他曾參與巡迴演出的著名演員包括米奇·杜蘭茲英语Micky Dolenz(飾演文斯·方丹)、阿德里安·施密德英语Adrian Zmed(飾演丹尼)、黛比·吉布森、希瑟·斯托克斯、麦肯齐·菲利普斯英语Mackenzie Phillips莊士敏·蓋伊英语Jasmine Guy露西·勞倫斯(五人均為飾演里索)、萨顿·福斯特(替補演員,飾演桑迪)、瑪麗莎·珍麗特·華力加英语Marissa Jaret Winokur(飾演珍)等[30]

2007年百老匯版和2007年西區劇院版

2007年版《油脂》在西區劇院皮卡迪利剧院上演,圖為上演《油脂》時的皮卡迪利剧院

2007年7月24日,《油脂》在百老匯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剧院英语Brooks Atkinson Theatre再度預演31場,並在同年8月19日第三度公演[31]。此次公演由凯瑟琳·马歇尔英语Kathleen Marshall執導和編舞[32],此次公演的主角馬克思·科林英语Max Crumm(飾演丹尼)和劳拉·奧斯尼斯英语Laura Osnes(飾演桑迪)由全國廣播公司節目《油脂:你是我想要的!英语Grease: You're the One That I Want!》選出[33]。本版較貼近電影版,例如本版增加了四首只在電影版出現的歌曲(《油脂英语Grease (song)》、《絕望地貢獻給你英语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桑迪》和《你是我想要的英语You're the One That I Want》)[34],而在本版中,原版的「漢堡皇宮男孩」亦跟從電影版稱為「雷鳥」。此次公演在2009年1月4日落幕,共公演554場。[35]

而西區劇院皮卡迪利剧院亦基於該版在2007年8月8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間重演《油脂》[36]。此次公演的主角丹尼·贝恩(飾演丹尼)和苏珊·麦克法登(飾演桑迪)由獨立電視台節目《油脂是詞英语Grease Is the Word》選出[37][38]。在西區劇院的公演結束後,在2011年5月6日在愛丁堡開始英國逐迴演出[36]

該次巡迴演出的主要演員包括丹尼·贝恩(飾演丹尼)、嘉琳娜·吉莱斯皮(飾演桑迪)、瑞奇·罗哈斯(飾演肯力基)、凯特·萨默塞特·郝(飾演里索)、德里克·安德鲁斯(飾演羅傑)、劳拉·威尔逊(飾演珍)、理查德·文森特(飾演杜迪)、劳伦斯·特劳德(飾演法蘭奇)、乔什·杰维尔(飾演桑尼)、洛伊丝·厄尔文(飾演馬蒂)、达伦·约翰(飾演尤金)、萨米·凯利(飾演帕蒂)、杰森·凯普韦尔(飾演青年天使/文斯·方丹)、南希·希尔(飾演林奇老師)、苏菲·西堅尼(飾演查查)等[39]

2011年芝加哥版

《油脂》在2011年再次在芝加哥公演,該版基於1971年原版[40]。此次公演由芝加哥美國劇院公司藝術導演P·J·帕帕或利和《油脂》原作者之一吉姆·雅各布斯共同參與製作。該版自2011年4月21日至8月21日期間公演,以紀念《油脂》首次公演40周年[40]。基於版權原因,在此版上演時,有少數劇中歌曲未能在劇中演唱[41]

劇情

第一幕 (1971年版)

1959年韋迪爾高中舊生在英文老師林奇(在電影版稱為麥基校長)的號召之下重聚。當畢業生代表尤金·霍茲克發表講話時,「漢堡皇宮男孩」(在電影版和後期重新公演版本稱為「雷鳥」)和「粉紅女士」突然出現[42]

其後,時光倒流回1959學年開學日。「粉紅女士」坐在飯堂,而「漢堡皇宮男孩」則坐在學校門口。插班女生桑迪·杜布雷斯基(在電影版稱為桑迪·奥尔森)向「粉紅女士」(法蘭奇、馬蒂、珍和贝蒂·里索)講述她曾與「漢堡皇宮男孩」的首領丹尼·佐科有過短暫的戀愛關係。在敘述此段關係時,桑迪以浪漫角度描述,而丹尼則向其他「漢堡皇宮男孩」(杜迪、桑尼、罗杰和肯力基)誇大其與桑迪的性關係[42]

桑迪和丹尼在學校碰到對方,當他們為這次重逢而感高興時,其他「漢堡皇宮男孩」來到,丹尼將桑迪推開一邊。在「漢堡皇宮男孩」離開之後,桑迪感到傷心,此時「粉紅女孩」向她發出馬蒂睡衣派對的邀請。不久,各人聚集在禮堂以欣賞杜迪因購買新結他而舉辦的即兴音乐会[42]

在馬蒂的睡衣派對,「粉紅女士」嘗試吸煙、喝酒和穿耳環,並談及男孩。馬蒂在睡衣派對講及她對一個海軍陸戰隊隊員弗雷迪的長距離追求。與此同時,「漢堡皇宮男孩」正忙著偷轮毂盖,丹尼戲弄肯力基有關他經常吹噓的「新車」「油脂閃電」[42]

丹尼在啦啦隊綵排中與桑迪重逢,並打算就上次的事向桑迪道歉。但此時,作為啦啦隊隊長的帕蒂·森各斯對丹尼調情。帕蒂向丹尼談到賽跑選拔賽即將來到,因此丹尼向桑迪說他會參加賽跑隊以證明自己是花心的人。丹尼離開之後,帕蒂和桑迪練習啦啦舞[42]

「漢堡皇宮男孩」和「粉紅女士」帶著便携式收音机參加公園野餐。羅傑分享了向珍示愛一事,和他向不知情的受害者露出屁股的興趣。里索取笑丹尼正和一個類似於桑德拉·迪伊英语Sandra Dee的女孩墮入愛河,其他油脂者亦隨之加入去取笑還沒有來到野餐的桑迪[42]

桑迪在此時來到,油脂者亦結束對她的恥笑。桑迪告訴丹尼她以後也不想和他見面。然後,桑迪離開公園,丹尼對桑迪的負面回應不置可否,油脂者亦開始準備學校舞會。丹尼取笑不參加舞會的馬蒂,並聲稱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成為朋友[42]

第二幕 (1971年版)

學校舞會當晚,每個人都在體育館享受舞蹈。桑迪獨自一人留在家中聽收音機,並因為想念丹尼而哭泣[42]

不久之後,肯力基和他的舞伴查查·迪格爾戈里奧,一個來自別校的女孩跳舞。肯力基其後改與原本和丹尼配搭的里索配搭,丹尼遂改為與查查配搭。司儀文斯·方丹宣佈比賽開始,經過幾輪淘汰之後,丹尼和查查奪冠。丹尼獲得兩張汽車影院戲票作為獎勵[42]

幾天後,肯力基、杜迪和桑尼獲悉查查為「漢堡皇宮男孩」敵人成員的女朋友,並告知法蘭奇。查查向該童黨炫耀她與丹尼跳舞,該童黨於是決定向「漢堡皇宮男孩」挑戰。參加賽跑隊的丹尼,對挑戰表示不相信和疑惑。丹尼基於賽跑比賽,回絕了該童黨的邀請[42]

在戰鬥之前,肯力基、杜迪和桑尼先到漢堡皇宮買小吃,而法蘭奇因為在美容學校表現不佳而被開除學籍,感叹著自己的未來。此時青年天使出現,呼籲法蘭奇重返校園,但被法蘭奇拒絕[42]

不久後,肯力基、杜迪和桑尼離開漢堡皇宮,但仍看不見敵對童黨。之後油脂者得悉羅傑失蹤,正當他們打算離開,羅傑突然帶著一條車用天線出現。油脂者抨擊羅傑以此作為遲到的藉口。原來羅傑曾經代表「漢堡皇宮男孩」,獨自一人與該童黨的三位成員決戰[42]

丹尼和桑迪在「油脂閃電」中欣賞電影,丹尼向桑迪訴說他對肯力基、杜迪和桑尼三人的憤慨,並就三人的行為和他在野餐時的行為向桑迪致歉。丹尼向桑迪送上戒指,他想對桑迪更親密一些,可是一切發生得太快,桑迪走開了。丹尼想念她,並願望能與她再次一起[42]

幾天後,除丹尼以外的油脂者均來到珍的地庫舉行派對。杜迪在派對中用結他和羅傑一起表演。里索則擔心自己懷孕,但告訴肯力基他不是孩子的父親,並拒絕其他油脂者的優待,提早離開地庫。其後里索和桑迪一起,桑迪問她為何拒絕她的朋友,她就說她對比其他人看來,是一個更好的人。之彼里索離開,桑迪決定了她需要迎合其他油脂者[42]

第二天,「漢堡皇宮男孩」一起的時候,帕蒂突然悲慘地和傷心地來到,當眾指出丹尼離開賽跑隊和向教練豎中指。「漢堡皇宮男孩」取笑和恭喜丹尼回歸「漢堡皇宮男孩」。桑迪則在「粉紅女士」的協助之下,裝扮成油脂者的夢想約會對象。丹尼對這樣的轉變深感高興,丹尼和桑迪亦互相表達共同感受[42]

其後,其他「漢堡皇宮男孩」和「粉紅女士」鼓勵丹尼和桑迪破鏡重圓。他們開心地誠邀帕蒂在羅傑家和他們欣賞《米奇老鼠俱樂部》,並獲她答應。而里索最終亦發現自己並沒有懷孕,她和肯力基亦因此復合。在大團圓結局的襯托之下,「漢堡皇宮男孩」、「粉紅女士」、桑迪和帕蒂唱歌慶祝友誼長存[42]

2007年版改動

2007年重新上演的版本中,「漢堡皇宮男孩」改稱「雷鳥」[31],開頭亦被完全改動。2007年版的開頭,改為根據同名電影情節改編,即桑迪與丹尼在海邊渡假聖地相遇並一見傾心[31],在假期結束時,桑迪問丹尼:「我們完了嗎?」,丹尼答他們的戀愛才剛開始。然後情景返回學校,由油脂者唱出他們的反叛生活。

在2007年版第二幕,在丹尼和查查勝出比賽之後,桑迪在比賽結束後不久得悉消息,趕往會場,丹尼沒有留意桑迪在會場。雖然丹尼在此時對並沒有理會桑迪,桑迪不能停止想念丹尼。

角色及演員

角色 1972年百老匯版 1973年西區劇院版 1978年電影 1993年西區劇院版 1994年百老匯版 2007年百老匯版 2007年西區劇院版 2011年芝加哥版
丹尼·佐科
Danny Zuko
巴里·博斯特威克英语Barry Bostwick 李察·基爾
帕特里克·斯韦兹
尊·特拉華特 克雷格·麦克拉克伦英语Craig McLachlan 瑞奇·保羅·戈尔丁英语Ricky Paull Goldin 馬克思·科林英语Max Crumm 丹尼·贝恩 阿德里安·阿吉拉尔
桑迪·杜布雷斯基
Sandy Dumbrowski)/
桑迪·奧爾森
Sandy Olsen
卡罗尔·德马斯英语Carole Demas 斯泰西·格雷格 奧莉花·紐頓-莊 黛比·吉布森 苏珊·伍德 勞拉·奧斯尼斯英语Laura Osnes 蘇珊·麥克法登 凯利·戴维斯·威尔逊
貝蒂·里索
Betty Rizzo
阿德里安娜·巴博英语Adrienne Barbeau 杰奎 - 安·卡尔 斯托克德·钱宁 莎莉·安·普雷特英语Sally Ann Triplett 波姬·小絲
羅茜·奧唐納
珍妮·寶華絲英语Jenny Powers 謝迪·韋斯特比 杰西卡·迪亚兹
法蘭奇
Frenchy
繆思·斯摩英语Mews Small 费利西蒂·哈里森 迪迪·康恩英语Didi Conn 乔·宾厄姆 杰西卡·斯通 克尔斯滕·怀亚特 阿拉纳·菲利普斯 杰西·费舍尔

Jan
加恩·斯蒂芬斯英语Garn Stephens 科莱特·凯利 杰米·唐纳利英语Jamie Donnelly 利兹·尤文 希瑟斯·托克斯 林赛·门德斯英语Lindsay Mendez 勞瑞·史嘉芙 謝迪爾·瑞法依
馬蒂
Marty
凯蒂·汉利 希拉里·拉博爾 黛娜·曼洛芙英语Dinah Manoff 夏洛特·艾利 梅根·穆兰里英语Megan Mullally 羅賓·赫爾特 查理·卡梅伦 卡罗尔·罗斯
肯力基
Kenickie
蒂莫西·迈耶斯英语Timothy Meyers 彼得·阿米蒂奇 杰夫·科纳韦英语Jeff Conaway 谢恩·里奇英语Shane Richie 贾森·奥普萨尔 馬特·薩爾迪瓦 肖恩·穆里根 托尼·卡諾
桑尼
Sonny
吉姆·博雷利 道格·费舍尔 迈克尔·图斯英语Michael Tucci 理查德·加健 卡洛斯·洛佩斯 何塞·雷斯特雷波 贝内特·安德鲁斯 帕特里克·迪·尼古拉
羅傑
Roger)/
博特西
Putzie
沃尔特·伯比英语Walter Bobbie 斯蒂芬·本特 凯利·沃德英语Kelly Ward 德鲁·贾米森 亨特·福斯特英语Hunter Foster 丹尼爾·阿法拉治 理查德·哈德威克 罗布·科莱蒂
杜迪
Doody
詹姆斯·坎宁 德里克·詹姆斯 巴里·皮爾英语Barry Pearl 约翰·库姆 萨姆·哈里斯英语Sam Harris (singer) 瑞安·帕特里克·宾德 李·马丁 布巴·韦勒
林奇老師
Miss Lynch)/
麥基校長Principal McGee
多萝西·莱昂 安·威 伊芙·阿登 迈拉·桑斯 玛西娅·刘易斯英语Marcia Lewis 蘇珊·寶馬特 玛丽·戴利 佩吉·罗德
尤金·霍茲克
Eugene Florczyk
汤姆·哈里斯 斯蒂芬·马什 埃迪·迪森英语Eddie Deezen 艾丹·翠依 汉克·利昂 贾米森·斯科特 蒂姆·纽曼 阿當·沙爾斯
帕蒂·森各斯
Patty Simcox
艾琳·克里斯汀英语Ilene Kristen 卡萊爾·科罕·碧奇 苏珊·巴克纳英语Susan Buckner 丹心·歐威特英语Tamzin Outhwaite 米歇尔·布莱克利 艾利森·菲舍尔英语Allison Fischer 西沃恩·狄龙 阿麗娜·米爾斯
文斯·方丹
Vince Fontaine
唐·彼列 罗伊·德斯蒙德 艾德·伯恩斯英语Edd Byrnes 加里·马丁/
麦克·道尔英语Mike Doyle (comedian)
托比·辛森 杰布·布朗 杰森·凯普韦尔 迈克尔·阿卡多
莊尼·加西諾
Johnny Casino
艾倫·保羅英语Alan Paul 史蒂夫·阿尔德 斯科特·西蒙英语Screamin' Scott Simon 格伦·卡特英语Glenn Carter 保羅·卡斯翠 布莱恩·霍华德·康纳
查查·迪格爾戈里奧
Charlene "Cha-Cha" DiGregorio
凯西·莫斯 朱莉·亨德森 安妮特·查尔斯英语Annette Charles 希瑟·罗宾斯 桑德拉·普波魯英语Sandra Purpuro 娜塔莉·希尔 汉娜·戈麦斯
青年天使
Teen Angel
艾倫·保羅 史蒂夫·阿尔德 弗兰基·阿瓦隆英语Frankie Avalon 安德鲁·肯尼迪/
托比·辛森
比利·波特英语Billy Porter (entertainer) 史蒂芬·R·賓特厄克 杰森·凯普韦尔 布莱恩·霍华德·康纳

曲目

1972年百老匯版

學校版

1993年西區劇院版

1994年百老匯版

2007年百老匯版

媒體評價及影響

《油脂》剛在百老匯上演時,由於搖滾音樂仍未是音樂劇的主流歌曲類型,加上劇情涉及一夜情未成年懷孕等相對敏感的內容,故當時的評論界對《油脂》的反應較為冷淡[43]。例如,《油脂》在外百老匯公演時,一名電視評論員指出《油脂》是他一生看的音樂劇中最差的[2]。此情景直至1978年同名電影上映後才有所轉變,並成為英國第四頻道一百大最偉大的歌舞片之一[44]。英國《鏡報》在當時的評論就曾這樣評價《油脂》:「注入一劑天然能量,快速、強烈、興奮……樂趣無窮!」[45]。但在1994年百老匯版上演時,評論界對《油脂》的評論仍然一般。

《油脂》上演時,由於其流行音樂的風格,顛覆了當時音樂劇界以爵士樂為主的音樂風格,而受到百老匯觀眾的歡迎[43]。1980年,《油脂》以3388場的紀錄打敗當時公演場數最多的《屋頂上的提琴手》,成為百老匯公演場數最多的音樂劇[4],直至1983年才被《歌舞線上》打破。1978年,《油脂》被改編成電影,成為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歌舞電影之一[43]。電影版的成功,不單令隨後上演的音樂劇增添電影版的情節[43],亦影響後來的流行文化。《油脂》電影版在香港上映後,掀起跳舞熱潮[46],香港已故歌手張國榮首張專輯《情人箭》便收錄《油脂熱潮》一曲。而韓劇《星夢高飛2[47]和美劇《吉列合唱團》亦有引用《油脂》的部份情節及歌曲[48]

獎項及提名

1972年百老匯版

年份 頒獎典禮 類別 提名 結果
1972年 戲劇桌獎英语Drama Desk Award 優秀編舞英语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Choreography[4] 帕特里夏·伯奇英语Patricia Birch 獲獎
優秀服裝設計英语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stume Design[4] 凱莉·羅賓斯 獲獎
戲劇世界獎英语Theatre World Award[4] 阿德里安娜·巴博英语Adrienne Barbeau 獲獎
東尼獎 最佳音乐剧[4] 提名
最佳音乐剧剧本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Book of a Musical[4] 吉姆·雅各布斯英语Jim Jacobs沃倫·凱西英语Warren Casey 提名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4] 巴里·博斯特威克英语Barry Bostwick 提名
最佳音乐剧男配角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Featured Actor in a Musical[4] 蒂莫西·邁爾斯英语Timothy Meyers 提名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 Featured Actress in a Musical[4] 阿德里安娜·巴博英语Adrienne Barbeau 提名
最佳编舞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Choreography[4] 帕特里夏·伯奇英语Patricia Birch 提名
最佳音乐剧服装设计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4] 凱莉·羅賓斯 提名

1993年西區劇院版

年份 頒獎典禮 類別 提名 結果
1994年 勞倫斯·奧利弗獎 最佳復興戲劇[49] 提名
最佳戲劇編排[49] 阿琳·菲利普斯 提名

1994年百老匯版

年份 頒獎典禮 類別 提名 結果
1994年 戲劇桌獎 優秀男配角英语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Featured Actor in a Musical[4] 萨姆·哈里斯英语Sam Harris (singer) 提名
優秀編舞[4] 杰夫·卡尔霍恩英语Jeff Calhoun (choreographer) 提名
戲劇世界獎[4] 波姬·小絲 獲獎
東尼獎 最佳復排音樂劇英语Tony Award for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4] 提名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4] 玛西娅·刘易斯英语Marcia Lewis 提名
最佳编舞[4] 杰夫·卡尔霍恩英语Jeff Calhoun (choreographer) 提名

2007年百老匯版

年份 頒獎典禮 類別 提名 結果
2007年 東尼獎[50] 最佳復排音樂劇 提名

腳注

  1. ^ 1.0 1.1 Defiglio, Pam. Debate plays on for Chicago guitarist's induction into Taft High School's Hall of Fame: Group wants late guitarist added to school hall of fame. Chicago Tribune. 2009-02-19 [200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2). Alumni honored in Taft's Hall of Fame include ... Jim Jacobs, who based his musical "Grease" on Taft High School Jupe.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Miller, Scott. Inside Grease. New Line Theatre. 2007-03-30 [2008-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3). 
  3. ^ 3.0 3.1 Simonson, Robert. Grease Returns to Its Raunchy Roots. 2011-03-31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GREASE火爆浪子》歷史. 樹德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 2013-09-05 [2015-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5). 
  5. ^ "Long Runs on Broadw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laybill.com, 2011-08-14
  6. ^ 根據2008年5月26日出版之《時代雜誌》第51頁 , 《油脂》在2007年成為美國高中最常演出的音樂劇之一
  7. ^ Rousuck, J. Wynn. A new musical from the 'Grease' guy Theater: Baltimore-born Kenneth Waissman took a show to Broadway 25 years ago, and tonight he ushers 'Street Corner Symphony' into the limelight.. 1997-11-24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2).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Grease. Playbill Vault.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5). 
  9. ^ Guernsey, edited by Otis L. The Best plays of 1971–1972. New York: Dodd, Mead. 1972: 492. ISBN 0-396-06698-4. 
  10. ^ McBride, Walter. Photo Coverage: Original Broadway Cast of GREASE Reunites at GYPSY OF THE YEAR. 2011-12-07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11. ^ Simonson, Robert. Jeff Conaway, Kenickie in "Grease" Film, Dies at 60. 2011-05-27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2. ^ Gail Edwards • Theatrical headshots throughout the 70's and 80's.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13. ^ Marilu Henner.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4. ^ Peter Gallagher - Biography.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15. ^ Ilene Graff.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16. ^ Judy Kaye.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8). 
  17. ^ Patrick Swayze Biography. IMDb.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3). 
  18. ^ John Travolta. Playbill Vault.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19. ^ Rothstein, Mervyn. A Life in the Theatre: Jerry Zaks. 2010-09-01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20. ^ Treat Williams Biography. IMDb.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21. ^ Richard Gere.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22. ^ Green, Stanley. 'Grease', London, 1973. Encyclopedia of the Musical Theatre (Da Capo Press). 1980: 160 [2015-04-27]. ISBN 0-306-8011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4). 
  23. ^ Hepple, Peter. 'Grease' history glenncarter.com (from The Stage). 2002-10-10 [201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24.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TAKES TO THE STAGE. Agatha Christie.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25. ^ BLOGS:Which departed London shows should come back to the West End. London Theatre Direct. 2012-06-19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7). 
  26. ^ 26.0 26.1 26.2 26.3 GREASE London Revival (1993). Ovrtur.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27. ^ 27.0 27.1 ABOUT GREASE. Paul Nicholas & David Ian Associates Ltd.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28. ^ GREASE UK Tour (1996). Ovrtur.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29. ^ Grease: Opening Night Cast. Playbill, Inc. [2015-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30. ^ GREASE! National Tour (1994). Ovrtur.com.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31. ^ 31.0 31.1 31.2 Grease. Playbill Vault.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32. ^ Grease: Opening Night Cast. Playbill Vault.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33. ^ Gans, Andrew. "Hopelessly Devoted": Crumm and Osnes Begin Previews in Broadway Grease Revival July 24. 2007-07-24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34. ^ Gans, Andrew. "That's Where It Ends": Grease Revival Closes on Broadway Jan. 4. 2009-01-04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35. ^ GREASE to Close on Broadway January 4, 2009. Broadwayworld.com.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8). 
  36. ^ 36.0 36.1 Shenton, Mark. "London Production of Grease to Shutter April 30, Prior to New U.K. Tour". Playbill.com. 2010-09-16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37. ^ Atkins, Tom. Review Round-Up of London Opening: Grease Not the Word for Critics". Whatsonstage.com. 200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4). 
  38. ^ Grease in London. ThisIsTheatre.com.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1). 
  39. ^ New casting announced. Paul Nicholas & David Ian Associates Ltd.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40. ^ 40.0 40.1 Simonson, Robert. "'Grease' Returns to Its R-Rated Roots in New Chicago Production; Jim Jacobs Explains". Playbill.com. 2011-03-30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31). 
  41. ^ Jones, Chris. "The original, R-rated 'Grease' comes home to Chicago". Chicago Tribune. 2010-03-21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42. ^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42.13 42.14 42.15 Grease Plot. StageAgent.com.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6). 
  43. ^ 43.0 43.1 43.2 43.3 七幕人生音乐剧. 谁的青春有我狂——《油脂》(Grease). [2015-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44. ^ 100 Greatest Musicals: Channel 4 Film. Channel4.com. [201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9). 
  45. ^ 活動推介:《油脂》 搖滾吧,五十年代. 文匯報. 2010-09-12 [2015-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46. ^ 第10集 - 追逐夢想的1978.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09-12-21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47. ^ Summer Nights-Dream high 2 (ep 12) Ailee and Jr's performance. [2015-05-20]. 
  48. ^ Glease. IMDb. [2015-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2). 
  49. ^ 49.0 49.1 OLIVIER WINNERS 1994. 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2015-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50. ^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listing, 'Grease', 2007 revival. ibdb.com. [201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