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集战役
沙土集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次战役,发生于1947年9月,地点位于现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地区。 战役背景华野按军委指示进行“七月分兵”后,华野西兵团(又称华野外线兵团、粟(裕)兵团)6个纵队(1、4、6、3、8、10)由粟裕直接指挥向鲁西南转进,意图支援呼应挺进大别山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部),2、7、9纵留置山东继续防守山东解放区,称华野山东兵团(又称华野内线兵团、许(世友)谭(震林)兵团)。由于此前华野南麻、临朐两场战役未给国军以实质打击且又主动离开鲁中地区,国军对形势判断有误,认为华东共军已溃不成军,命令各部“加紧进剿,肃清山东”。 战役部署1947年8月31日,华东野战军第1、第3纵队自定陶、成武地区北进。9月3日,陈毅粟裕率华野西兵团指挥机构及第6、第10纵队南渡黄河,5日与第1、第3纵队会合于郓城、红船口地区。至此,华野西兵团兵力集中,形成了有利的战役布局。 华野以上兵力调动,被整编第5军军长邱清泉误认为是第1、第3纵队担任后卫,掩护第4、第8纵队北逃。遂即令整编第5、第84师沿张凤集、巨野,向郓城追击;令整编第57师沿沙土集、皇姑庵,向红船口追击;同时协调第4绥靖区整编第68师同时由菏泽向北追击,策应主力方面作战。9月5日,整编第5师进至郓城以南之雪家庄、富官屯、王老虎一线;整编第57师第60旅进至郓城西南贾敬屯、耿家庄、徐家垓一线,第117旅位于第60旅之右侧。9月7日,整编第5、第57师分别进抵随官屯、贾敬屯之线,两师间隔已达20余公里,整编第84师还远在巨野。整编第57师已处于华野南北夹击的不利态势中。 陈毅粟裕抓住此一有利战机,决心求歼整编第57师。具体部署是:第3纵队一部钳制整编第5师,切断其与整编第57师的联系,主力向耿家庄、徐家垓攻击;第6纵队(欠第17师)于战役开始后,即从第3纵队右侧经王家楼、吕公堂向贾敬屯、徐家垓、新兴集攻击;第8纵队由南向沙土集突击;第1纵队集结于皇姑庵以西待命;第10纵队附6纵17师以全力控制郓城及其以南之吴家庙、富官屯、丁里长线阵地,坚决阻击整编第5师北进或西援。第4纵队进入龙固集,坚决阻止整编第5师、第84师西援;晋冀鲁豫第11纵队位于辛集、陈集地区,对菏泽方向的整编第68师进行警戒。 战役经过9月7日,华野第4、第8纵队开始由南向北攻击前进,整编第57师惧歼,迅速南撤进入沙土集并在附近村落构筑工事实施防御,以1个团分散防守外围村庄,主力龟缩于沙土集土围内。 沙土集是鲁西南菏巨公路上的一个村庄,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四周筑有土墙,墙外有壕沟,东、南、西3面靠水,北面是一大片沙地,故名;地势较高,壕中无水。 9月7日黄昏,华野达成对沙土集的合围。8日,发起总攻。经半小时炮火准备,第3纵队首先从北面突破村寨,进入村内展开巷战。9日凌晨2时,第8纵队从东南方突入,第6纵队从西北方突入。3个纵队逐步缩小合围圈。整编第57师师长段霖茂率100余人化装逃跑,出村寨不远即被俘虏(段霖茂后被沙土集地方武装一位段姓武装部长私自放走),守军于3时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在围歼整编第57师的同时,第10纵队等部依托野战阵地抗击整编第5师等部的进攻,并歼灭其2个连,有力保障了沙土集围歼战的胜利。 战役总结国军检讨此次战役失败原因认为:“本作战,国军在各战场抽调兵力,逐次投入鲁西南地区……但因协调联络不足,多次形成孤立,遭匪袭击,整五十七师更因友军救援不及,在沙土集覆没。”[1] 此役,华东野战军歼灭国军整编第57师及所辖整编第60旅、第117旅全部约1.3余人,内俘虏7600余人,缴获榴弹炮、野炮、山炮107门,轻重机枪480余挺以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华东野战军伤亡失踪3900余人。另说华野伤亡2300余人,全歼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部及其所辖两个旅,并给援敌以相当大的杀伤,此役共毙伤国军2000余人,生俘师长段霖茂以下7500余人,缴获榴弹炮、山炮等20余门,机枪数百挺,以及其他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这是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组建后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共双方在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2][3] 毛泽东于9月11日致电华野及华东军区领导人指出:“郓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4]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