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猷汪大猷(约1120年—1200年9月6日),字仲嘉,号适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外交人物,曾出使过金国。父亲汪思温,北宋政和年间进士,曾为朝官。 生平以父恩补授江山(今浙江衢州)县尉,通晓吏事。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授婺州(今浙江金华)县丞,后来先后调任严州建德县丞,知昆山县。累迁礼部员外郎。[1]乾道七年(1171年)任泉州知州,遣泉州軍民屯戍澎湖。[2]淳熙五年(1178年)史浩罷歸四明,不久,沈煥向史浩與汪大猷建議設立鄉曲義莊。汪大猷更帶頭捐二十亩地,家族欣然响应。 丞相洪适推荐他兼任吏部侍郎。曾为庄文太子侍讲学士,“多寓规戒”。后来累官权刑部侍郎,仕终敷文阁学士(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吏部尚书。五十六歲即赋閒在家,晚年喜好参与诗社等组织。樓鑰之父樓璩曾寄居於汪家,後娶汪大猷的姊姊,汪大猷之妻則是樓鑰堂伯父的女兒。庆元六年(1200年)七月庚辰,卒,享年八十一岁,赠少师,谥庄靖。 逸事
著作
遗迹注釋参考延伸閱讀[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