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國民之家

榮譽國民之家(簡稱榮家榮民之家)是隸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譽國民照顧設施,自1953年陸續在台灣本島各地設立,最初隸屬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臺灣省政府社會處,至1981年7月改由退輔會管轄[1]。目前有16處榮民之家,共有超過8,000個床位,曾照顧過上萬位榮民,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長照服務體系[2][3]

介紹

榮民之家在早期皆為公費就養,照顧對象為因戰(公)致身心障礙或年老無依的榮民;自1990年試辦榮民自費安養,並在1994年設立榮民自費安養中心。於2013年11月,自費安養中心皆改制為榮譽國民之家[1]。後因榮家入住率逐年降低,榮家自2017年2月15日開放65歲以上民眾申請自費入住[4]

早期榮家的建物、室內設備及生活環境仍類似軍隊的團體生活,負責照顧的輔導員亦由退役榮民轉任;且部分榮家地處偏遠,居民與周邊社區互動有限,而使榮家有社會孤立的情形。榮家在近年來陸續進行各項改革措施,例如:改建老舊家區、鼓勵榮民參與社會、與社會共享家區資源、提升專業照顧人力,使榮家逐漸由慈善安置轉向專業的照顧服務組織[5]。自2004年,退輔會推動「榮民服務處─榮民之家─榮民醫院」之整合策略,透過榮民服務處的定期訪視,與榮民醫院的醫療服務配合,使榮家的服務機能更全面發展。

在入住榮民人口結構改變和高齡化的趨勢下,榮家入住人數從1993年開逐年減少,其中公費就養人數急遽減少,自費就養人數逐漸增加,有眷榮民的人數則在2013年超過單身榮民[6]

沿革

中華民國國防部為提高國軍戰力,使軍中老弱官兵退役,以騰出缺額訓練後備兵員,於是設立了退伍除役制度。由於早期官兵大多從軍多年,來自中國大陸各地且單身未成家,政府勢必需妥善安置。對於國軍退除役官兵之安養,最初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於1952年設立於臺東縣的「陸軍榮譽軍人第一臨時教養院」(1955年7月1日撥交退輔會接管,1955年9月20日改為退輔會「臨時教養院」,1981年7月1日改為退輔會「馬蘭榮譽國民之家」)。後因需安養人數增加,臺灣省政府最初於1953年以克難方式,在新竹市臺南市屏東市花蓮市成立4處「榮譽國民之家」。1954年11月1日,「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成立,原先將國軍退除役官兵之政策方向定為輔導就業為主;但部分榮民無法立即投入就業生產,部分需醫療照顧或職業訓練,有的則是年邁不適勞動,故退輔會之名稱在1966年9月8日刪去「就業」兩字[1]

臺灣省政府於之後至1974年,陸續成立馬蘭、太平、山崎、雲林、岡山、白河、臺北第一(板橋)、彰化、臺北第二(桃園)等榮家。1981年7月1日,榮家皆改隸屬退輔會。1983年,佳里榮家成立。此外,為輔導退役官兵就業,退輔會亦設立山崎(新竹)就業講習所,及彰化、台南、花蓮等3處就業訓練中心;但考量榮民年歲增長,此四處就業輔導中心皆在1994年9月改制為「榮民自費安養中心」,並在2013年11月皆改為榮譽國民之家[1]

另外,對於因韓戰來臺而退除役尚未就業的反共義士,1954年台灣省政府設立「反共義士生產輔導所」安置,1971年7月16日反共義士生產輔導所併入退輔會「反共義士輔導中心」(今桃園市桃園區虎頭山創新園區)。之後為擴大安置反共義士,在1975年遷建於臺北縣三峽鎮白雞山,命名為「忠義山莊」。而經國民政府從港澳地區接運來臺者,則是由內政部設立的「大陸榮家」所安置;1970年7月1日,大陸榮家由退輔會接管,改稱「大陸榮胞輔導中心」(今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四段412號)。1994年8月31日,反共義士輔導中心及大陸榮胞輔導中心裁撤,原反共義士輔導中心改為「臺北榮譽國民之家」[7]

榮家列表

現有16處榮譽國民之家,詳下表:

名稱 位置 開辦日期 備註
臺北榮譽國民之家 新北市三峽區 1994年8月31日 1994年合併反共義士、大陸榮胞輔導中心成立[8]
板橋榮譽國民之家 新北市板橋區 1969年11月1日 原隸屬台北市政府,稱台北第一榮家
桃園榮譽國民之家 桃園市八德區 1974年4月8日 原隸屬台北市政府,稱台北第二榮家[9]
八德榮譽國民之家 桃園市八德區 1994年9月1日 山崎榮家→山崎榮民醫院→新竹就業講習所→八德安養中心[10]
新竹榮譽國民之家 新竹市北區 1953年4月28日
中彰榮譽國民之家 彰化縣彰化市 1990年3月1日 彰化就業中心→彰化自費安養中心[11]
彰化榮譽國民之家 彰化縣田中鎮 1973年10月1日 原為嘉義榮民醫院田中分院[12]
雲林榮譽國民之家 雲林縣斗六市 1957年4月12日 原建物於2014年被指定為雲林縣歷史建築[13]
白河榮譽國民之家 台南市白河區 1963年8月1日 原為嘉義榮民醫院仙草分院[14]
佳里榮譽國民之家 台南市七股區 1983年3月15日
臺南榮譽國民之家 台南市東區 1953年4月7日 2024年6月完成搬遷台南永康區兩處新址
岡山榮譽國民之家 高雄市燕巢區 1959年7月1日
高雄榮譽國民之家 高雄市楠梓區 1994年9月1日 原為瑞芳就業中心→台南就業訓諫中心→楠梓自費安養中心[15]
屏東榮譽國民之家 屏東縣內埔鄉 1953年4月28日 原位於屏東市,1979年遷至內埔[16]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 花蓮縣花蓮市 1953年5月29日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志學分部 花蓮縣壽豐鄉 1994年9月1日 花蓮就業中心→花蓮自費安養中心,2013年併入花蓮榮家
太平榮譽國民之家 台東縣卑南鄉 1956年11月1日 後改為馬蘭榮家太平分部,2013年裁撤
馬蘭榮譽國民之家 台東縣台東市 1955年7月1日 原第一臨時教養院

評鑑制度

退輔會自2002年,每三年辦理榮家評鑑,評鑑參考當時內政部台閩地區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內容。自106年依《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評鑑辦法》辦理評鑑。歷次評鑑優等榮家如下[1]

  • 2002年:八德
  • 2005年:馬蘭、屏東、新竹、雲林、佳里、高雄
  • 2008年:雲林、白河、中彰、高雄
  • 2011年:桃園、雲林、岡山、高雄
  • 2014年:雲林、臺南、岡山、屏東、八德、中彰、高雄
  • 2017年:臺南、馬蘭、八德、高雄

相關法規及計畫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1964年5月)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施行細則(1968年10月)
  •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養安置辦法(1968年11月)
  • 反共義士輔導中心組織規程(1969年5月)
  • 榮譽國民之家組織規程(1971年5月)
  • 大陸榮胞輔導中心組織規程(1973年7月)
  • 榮譽國民之家辦理自費入住業務試行計畫(2017年2月)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流光遁影.再展風華─第四章 就養安置.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2. ^ 伊佳奇. 讓榮家成為台灣長照的航空母艦. 健康遠見. 2016-09-08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3. ^ 吳元熙. 掌握8千張安養床!全台最大長照機構「榮民之家」啟動轉型,想做什麼?. 數位時代. 2020-05-11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4. ^ 11間榮民之家 開放一般民眾自費申請入住!. 財經好讀| Smart自學網. 2017-12-27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5. ^ 楊培珊、鄭讚源、黃松林. 「榮譽國民之家」組織文化革新:由慈善安置到專業服務 (PDF). 社區發展季刊. 2009, (125) [2022-0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06). 
  6.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動「榮譽國民之家資源共享實施計畫」之監察院調查報告. 監察院. 2016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7. ^ 榮民輔導業務概要.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009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8. ^ 組織沿革. 臺北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9. ^ 組織沿革. 桃園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0. ^ 組織沿革. 八德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1. ^ 組織沿革. 中彰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2. ^ 組織沿革. 彰化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3. ^ 雲林縣榮譽國民之家美援時期建築群.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4. ^ 組織沿革. 白河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5. ^ 組織沿革. 高雄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6. ^ 組織沿革. 屏東榮譽國民之家.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