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炎
椎間盤炎(英語:discitis或英語:diskitis)泛指發生在椎間盤的感染,在所有年齡層皆可能發病。在成人,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如敗血症或脊椎硬腦膜外膿腫,但也可能不藥而癒,特別是在小於八歲的兒童。脊椎手術後的發生率約為 1-2%。 症狀和體徵症狀包括嚴重背痛,導致行動不便。一些幼年兒童可能會因此拒絕走路,且背部可能拱起。若發生在手術之後,症狀常在一周內出現,並導致嚴重的下背痛或頸部疼痛(依手術位置決定)。若不治療,椎間盤炎可能自行消退、可能造成椎間盤間隙融合、或是發展成慢性低度感染或進展為骨髓炎,甚至可能形成硬膜外膿瘍。若同時合併一個或多個椎體發炎(通常由椎間盤間隙擴散到相鄰的區域)[1],這種情況稱為脊椎椎間盤炎。 病因雖然病原菌散播的途徑仍有爭議,目前認為最可能由血流傳播,或是直接侵入感染。重點在於鑑別自發性椎間盤炎和手術後的感染併發症,前者通常是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後經由血液傳播,而後者通常是手術帶入的皮膚的菌群(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另一個可能的病因是脊椎結核病,它會延著脊椎韌帶擴豎並侵犯相鄰的前椎體,導致椎體變形而引發脊柱後凸。 診斷通常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可以得到明確診斷,然而一般 X 光攝影和電腦斷層也可能有用。MRI 可顯示椎間盤中的空氣變化,甚至可以同時檢查可能侵犯的椎體以外部分,如骨頭或是硬膜外腔等區域。有時需要進行活體組織切片輔助診斷,但常常找不到確定的病原體。C反應蛋白和紅血球沉降率的數值常會上升,可做為治療的參考。白血球數量通常正常,且患者可能不會發燒。 治療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並以矯具限制患部活動。未經治療,可能會形成膿瘍且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清瘡。由於椎間盤的血流不佳,治療常需使用強效藥物,如: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合併萬古黴素(Vancomycin)。治療有時可用口服抗生素,但治療可能失敗,並需要再接受靜脈藥物治療。 如果患者是成人,現在許多醫師建議在藥物可控制的疼痛程度下活動,活動範圍要小但卻頻繁。椎間盤會受滲透壓影響,運動有助於椎間盤增加血流和體液流動,因此,不再建議患者躺床休息。兒童患者,是要躺床休息或是小幅活動則需個別考量且因人而異,考量的重點在於椎間盤炎的部位和疾病的嚴重程度。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