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辰

拓跋辰(?—444年3月10日),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五月,刘宋龙骧将军裴方明讨伐仇池,仇池国主杨难当战败,放弃仇池与一千多名骑兵逃到上邽魏太武帝拓跋焘祖遣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前往平城的行宫[1][2][3]

太平真君四年九月辛丑(443年10月12日),魏太武帝亲帅大军到达大漠以南,准备进攻柔然,九月甲辰(443年10月15日),北魏军队舍弃军事物资,以轻骑兵袭击柔然,将军队分为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和建宁王拓跋崇各统帅十五名将领出东道,乐平王拓跋丕统帅十五名将领出西道,魏太武帝出中道,中山王拓跋辰统帅十五名将领作为中军后续部队[4][5][6]

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谨、尚书奚眷等八名将军因为延误预定的日期被定罪。太平真君五年二月辛未(444年3月10日),拓跋辰等人在都城南边被斩首[7][8][9][10][11][12][13][14]

参看

参考资料

  1. ^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寻而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袭义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获维州流人七千余家还于仇池。义隆怒,遣将裴方明等伐之。难当为方明所败,弃仇池,与千余骑奔上邽,世祖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宫。
  2. ^ 《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寻而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袭宋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获雍州流人七千余家,还于仇池。宋文帝怒,遣将裴方明等伐之。难当为方明所败,弃仇池,与千余骑奔上邽。太武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宫。
  3.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四》:五月,裴方明等至汉中,与刘真道分兵攻武兴、下辩、白水,皆取之。杨难当遣建节将军符弘祖守兰皋,使其子抚军大将军和将重兵为后继。方明与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斩弘祖;和退走,追至赤亭,又破之。难当奔上邽;获难当兄子建节将军保炽。难当以其子虎为益州刺史,守阴平,闻难当走,引兵还,至下辩;方明使其子肃之邀击之,擒虎,送建康,斩之;仇池平。以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其地;立杨保炽为杨玄后,使守仇池。魏人遣中山王辰迎杨难当诣平城。
  4. ^ 《魏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九十一》:真君四年,车驾幸漠南,分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中山王辰领十五将为中军后继。
  5. ^ 《北史·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真君四年,车驾幸漠南,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中山王辰领十五将为中军后继。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7. ^ 《魏书·卷一百五之三·志第三》:九月,上北伐,乐平王丕统十五将为左军,中山王辰统十五将为右军,上自将中军。蠕蠕可汗不敢战,亡,追至顿根河,虏二万余骑而还。中山王辰等八将军坐后期,皆斩。
  8. ^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将,以北伐后期,斩于都南。
  9. ^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人以北伐后期,斩于都南。
  10. ^ 《魏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五年,为都将,从驾北讨,以后期与中山王辰等斩于都南,时年四十四。寻赠镇西将军、秦雍二州刺史,谥曰元公。
  11.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后从驾北讨,与中山王辰等后期,见杀。
  12. ^ 《魏书·卷三十·列传第十八》:眷与中山王辰等诸大将俱后期,斩于都南。爵除。
  13. ^ 《北史·卷二十·列传第八》:诏会鹿浑海,眷与中山王辰等诸大将俱后期,斩于都南,爵除。
  14.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四》:二月,辛未,魏中山王辰、内都坐大官薛谨、尚书奚眷等八将坐击柔然后期,斩于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