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石

拓跋石(?—?),鲜卑名盖户千[1],拥有直勤头衔[2],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鬱律玄孫。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拓跋石忠诚勇敢有胆量谋略,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拓跋石跟随魏太武帝拓跋燾南征,参与瓜步之战,后官至尚书令雍州刺史,历任比部侍郎华州刺史,屡次升任征南大將軍[3][4]

天安元年(466年)刘宋发生内乱,九月,刘宋司州刺史常珍奇占据汝南投降北魏,魏献文帝拓跋弘诏令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西河公拓跋石都督荆州、豫州、南雍州诸军事,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为副将,出西道前往悬瓠救援常珍奇[5][6][7],同时抚慰淮汝地区,派遣中书博士郑羲担任拓跋石的参军事。到达上蔡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属三百人前来迎接,双方相见后,商议将北魏援军驻扎于汝水北面,没有立即进城。郑羲对拓跋石说:“军机大事贵在速决,现今常珍奇虽到,他的意图不可估量,不如直接入城,夺取城门钥匙,占据官府仓库,虽然这样做并非我们的初衷,关键是以完全控制局面为上。”拓跋石听从了郑羲的话,于是策马直入汝南城。城中还有常珍奇亲兵数百人,在常珍奇的住宅中。拓跋石占据城池后,思想日益傲慢懈怠,设酒宴嬉戏,没有警戒防卫的准备。郑羲对拓跋石说:“我看常珍奇有非常不满的神色,应整肃军队设防,防备突发事件。”当天晚上,常珍奇果然派人烧官府的厢房,想趁着救火时的混乱发难,因为拓跋石有准备才罢手。第二天早晨,郑羲带着白虎幡去安抚城中居民,民众的心才安定下来[8][9][10][11]

天安二年(467年)春季二月,北魏军队向东进攻汝阴郡,刘宋汝阴郡太守张超坚守不出,拓跋石率领精锐进攻,未能攻克,便退兵至陈城项城,商议撤兵回长社,等到秋天再攻击。将领们心中乐于早早回兵,都称赞是好主意。郑羲说:“如今张超驱赶市人,背负百斤的粮食,如同蚂蚁聚集在穷苦的城中,性命不能延续一个月,应当安心困守。张超粮食已耗尽,不投降就会逃走,可以抬起脚来等着他们成为囊中之物。如果放弃敌人撤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必定会修整城池加深城壕,聚集粮草,将来恐怕难以谋取。”拓跋石不听,撤回长社[12]。十二月,拓跋石又去进攻汝阴郡,张超果然已经设好防备,拓跋石无功而返[13][14]。常珍奇虽然向北魏投降,实际怀有二心,刘勔又写信招纳他,于是常珍奇趁着拓跋石进攻汝阴郡的时候乘虚在悬瓠反叛,烧悬瓠城东门,杀魏军三百多人,又去劫掠上蔡县安城县平舆县三县居民,驻扎在灌水[15][16]皇兴二年(468年)二月,拓跋石回军进攻常珍奇,将他打的大败。恰逢天色昏暗,北魏军队放火烧了常珍奇的军营,常珍奇一人独自骑马逃到寿阳[15][17]

拓跋石去世后,朝廷赠予司徒公[3][4]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書·卷14》,出自魏收魏书

参考资料

  1. ^ 罗新, 《北魏直勤考》, 《历史研究》 (05期), 2004年, (05期): 24–38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2.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勃海王直懃天赐、侍中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懃渴言侯、散骑常侍殿中尚书令安西将军西阳王直懃盖户千,领幽、冀之众七万,宾海而南,直指东阳。
  3. ^ 3.0 3.1 《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司徒石,平文帝之玄孙也。忠勇有胆略,尤善骑射。从世祖南讨,至瓜步。位尚书令,雍州刺史。历比部侍郎、华州刺史,累迁征南大将军。卒,赠司徒公。
  4. ^ 4.0 4.1 《北史·卷十五·列传第三》:司徒石,平文帝之玄孙也。有胆略。从太武南讨,至瓜步山。位尚书令、雍州刺史,历北部侍郎、华州刺史。
  5. ^ 《魏书·卷六·帝纪第六》:诏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为副,出东道救彭城;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西河公元石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为副,出西道救悬瓠。
  6. ^ 《魏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彧南新蔡太守常珍奇奉启请降,显祖诏遣西河公元石、京兆侯张穷奇率军援之。
  7.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一》:薛安都以其子为质于魏,魏遣镇东大将军代人尉元、镇东将军魏郡孔伯恭等帅骑一万出东道,救彭城;镇西大将军西河公石、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张穷奇出西道,救悬瓠。
  8.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齎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9.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天安初,宋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献文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虽出珍奇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憍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劝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齎白武幡安慰郭邑,众心乃定。
  10.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常珍奇者,汝南人也。为刘骏司州刺史,亦与薛安都等推立刘子勋。子勋败,遣使驰告长社镇请降,显祖遣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率众赴之,中书博士郑羲参右军事。进至上蔡,珍奇率文武来迎,羲说石令径入城,语在《羲传》。
  1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宋纪十三》:西河公石至上蔡,常珍奇帅文武出迎。石欲顿军汝,北即入城,中书博士郑羲曰:“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制其腹心,策之全者也。”石遂策马入城,因置酒嬉戏。羲曰:“观珍奇之色甚不平,不可不为之力求。”乃严兵设备。其夕,珍奇使人烧府屋,欲为变,以石有备而止。羲,豁之曾孙也。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二月,魏西河公石自悬瓠引兵攻汝阴太守张超,不克;退屯陈项,议还长社,待秋击之。郑羲曰:“张超蚁聚穷命,粮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也。今弃之远去,超修城浚隍,积薪储谷,更来恐难图矣。”石不从,遂还长社。
  13.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穀,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
  14.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明年,又引军东讨汝阴。宋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攻之不克,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羲曰:“今超驱市人,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而欲弃还长社,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穀,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
  15. ^ 15.0 15.1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珍奇虽有虚表,而诚款未纯。岁余,征其子超,超母胡氏不欲超赴京师,密怀南叛。时汝徐未平,元石自出攻之。珍奇乘虚于悬瓠反叛,烧城东门,斩三百余人,虏掠上蔡、安城、平舆三县居民,屯于灌水。石驰往讨击,大破之。会日暗,放火烧其营,珍奇乃匹马逃免。
  1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魏西河公石复攻汝阴,汝阴有备,无功而还。常珍奇虽降于魏,实怀贰心。刘勔复以书招之。会西河公石攻汝阴,珍奇乘虚烧劫悬瓠,驱掠上蔡、安成、平舆三县民,屯于灌水。
  17.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辛丑,以前龙骧将军常珍奇为都督司,北豫二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魏西河公石攻之,珍奇单骑奔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