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馬拉少德馬拉少(卑南族:Temalasaw),是台灣卑南族南王部落神話中的人物,在Lrara氏族的神話中,他前往蘭嶼給部落帶來了小米。 身世德馬拉少隸屬於阿拉西斯(Arasis)氏族,但同時也是巴拉哪都(Valangato/Palangato)氏族的後代,為竹生始祖的玄孫、氏族始祖巴督勞(Padungaw)的曾孫,他的父親是來自巴拉哪都氏族的烏都(Utong),為部落的第四任領袖、母親則是阿拉西斯氏族的妲米旦(Tamitan),而從烏都開始,部落頭目的職位都一律傳子,因此德馬拉少成為了第五任領袖,另外也有說法認為他是部落中的祭司[1][2]。 傳說前往蘭嶼在德馬拉少年輕的時候,部落族人所種植的作物只有旱稻,而他在聽說蘭嶼上的人都是吃小米後,為了給族人增加食物而前往蘭嶼,想要把小米的種子帶回去種(另有說法是無意間來到蘭嶼島或單純只是去那裡玩),他在那裡認識了一名叫黛斑(Tayban)的少女,並且和她結婚[2][3][4][5]。 突破檢查後來德馬拉少打算帶著黛斑和小米種子回去台灣本島,但黛斑一開始認為台灣不易生存而拒絕,直到他把一搓南王部落的土壤帶回蘭嶼給她看,她才因為土壤的肥沃而同意,後來在得到黛斑的哥哥馬魯道(Maludraw)的同意後,兩人便啟程前往台灣,然而,所有離開蘭嶼島的人都必須接受當地居民嚴格的檢查,而且他們不願意讓小米種子外流、將夫妻倆所帶的種子全都沒收了,因此他們最後想出將小米種子藏在陰道和包皮內的方法,成功突破檢查,帶著小米回到台灣(不過黛斑身上的小米在上廁所的時候流掉了)[2][3][4][5]。 祭祀他們在台灣居住一段時間後,便邀請馬魯道也來台灣跟他們一起住(一說馬魯道很擔心妹妹在台灣的生活狀況),馬魯道也很滿意當地的環境,但住了一陣子之後,他因為想念蘭嶼、而且還有需要照顧的家畜和房子,因此又回到了蘭嶼,臨行前他因為認為自己很有可能無法再來到台灣,因此吩咐德馬拉少和黛斑每年收割完小米後都要給自己獻祭,夫妻倆答應了,往後每年七月收割完小米後,夫妻倆都會準備小米飯和甜酒在海邊朝著蘭嶼的方向祭獻,成為今日的「海祭」或稱「農神嘗新祭」(mulaliyaban/pumateru/pumaderu)[3][4][5]。 其他版本在南王部落的Sapayan氏族類似的神話中,德馬拉少的定位被沙德勒茂、沙德勒少夫妻取代,他們從海上遷入蘭嶼(不知道他們來自哪裡),但因為蘭嶼上的人對他們很壞,因此他們又選擇離開當地,並且偷渡出小米種子,後來他們抵達台東平原上,為了確認土壤肥不肥沃時將土拿起來看後又隨手拋開,形成了山脈,而這也是東部山多平原少的原因,後來他們為了尋找適合種小米的地方而到處遊走,最後在起源地巴拿巴拿樣落腳並生下一對兄弟,又因孩子受不了海風而遷到山上的峽谷中,直到孩子長大後才因為生活空間不夠而下來,弟弟在這之後告別家人往北發展,成為了南王部落(或說沙巴彥Sapayan氏族)的始祖、哥哥則留在南方,成為知本部落的始祖[1]。 其他祭祀對象雖然有說法認為海祭是要祭祀賜予小米的蘭嶼,但有學者根據其祭典的族語發音,認為其意思比較接近「給大哥的獻祭」,因此性質上比較接近給馬魯道的祭儀[3][4]。 後代德馬拉少和黛斑後來生有一子一女,女兒琉告(Liogao)夭折、兒子帕拉烏勒(Pala'ul,隸屬黛斑的布度爾Butul氏族)則在日後繼承了其頭目領袖的職位,並且和希妮烏特(Siniu't)結婚,入贅沙巴彥(Sapayan)氏族,而從帕拉烏勒的兒子阿比勒(Apil)開始,連續四代的部落領袖都是跟拉拉(Ra'ra)氏族內部的女性結婚或是隸屬於拉拉氏族,拉拉氏族也因此壯大興起,逐漸掌控南王部落和台東平原[1]。 參見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