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寧求
彭寧求(1649年—1700年4月23日[1]),字文洽,又字瞻庭,號約齋,江南蘇州府長洲縣人[2],祖籍江西臨江府清江縣(今樟樹市)[3],清朝政治人物、探花[4]。 生平彭寧求幼年喪父,事母甚為孝順。由祖父彭行先教授學業,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科江南鄉試舉人,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十四年(1685年)任會試同考官。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母亲黄孺人去世,彭宁求回家奔丧。他为官清廉,除了每月的官俸之外别无其他收入,这点收入对于一个大家庭的开销而言显得很微薄,从兄彭定求曾说他:“虽置身清班,而举家食指所资瘠田不及顷,卜庐复售他姓,仅就旁舍以居。”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他将居住的房子卖给他人,自己則居住在小的偏房之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升右春坊右中允,辅导太子学业。太子看完彭宁求平时诗作,才知道他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于是经常给他一些赏赐,同年升翰林院侍讀。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入值暢春園,同年三月卒於官。彭寧求稟性淡泊,與世無爭,工詩文,善書法。 夫人為蘇州洞涇吳氏庠生吳芑(明朝首輔申時行岳父吳元宣玄孫)長女[5][6]。有三子一女:長子彭承憲、次子彭載舒、三子彭秉素。女嫁宋德宜幼子宋建業。 評價彭宁求为人恭敬忠直,为官清廉,可以说他是清初彭氏一族在仕宦之路上的一个缩影。彭定求评价他:“生平性行纯粹,博览强识无虚晷,所著诗文皆温慎缜密,书法在山阴,永兴间,教子尤谨礼法”[7]。 註釋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