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灥生張 生平張灥生光緒十五年一月九日(1889年2月8日)出生於彰化街[1]:234,祖父為慈善家張仲山,父張晏臣曾參與中法戰爭,1905年任南門口區長,母吳澤,張灥生是家中三男[2]:149。 1900年3月就讀彰化公學校(今彰化縣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5年後畢業[3]:131,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預科[2]:149,1910年4月自本科畢業[1]:234[3]:131,前往林本源博愛醫院擔任醫員(醫師)[2]:149,專長為小兒科[1]:234,亦有投入臨床研究[4]:394。1912年5月自醫院辭職[2]:149,7月[2]:149在臺中開設博愛醫院[1]:234[5]:121,為院長[2]:149,後於1921年6月擔任臺中市協議會員,8月任臺中市衛生委員,1924年10月為臺中州協議會員[1]:234[3]:131。 1925年6月獲贈紳章[5]:121[4]:394[6],1928年11月獲授予大禮紀念章[1]:234,1930年加入臺灣地方自治聯盟[2]:150[5]:121,同年通過臺灣醫學得業士認定試驗[7],赴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研習,翌年畢業,任彰化銀行監察員[5]:121。 張灥生於1937年至1944年擔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1939年1月為帝國在鄉軍人會臺中州聯合分會顧問囑託(特聘人員),後在恩賜財團軍人救護會,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任職[2]:150,亦曾被臺灣總督府指定為菸酒賣捌人(中盤商)[2]:150,並任皇民奉公會本部職務及臺灣奉公醫師團中央本部理事、協贊信用組合長等[2]:150。 臺灣戰後時期繼續在博愛醫院擔任院長[8],同時為彰化商業銀行(彰化銀行前身)董事及監察人[2]:150、臺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9]、中央書局董事、臺中市醫師公會顧問[10]。1945年與林獻堂、葉榮鐘等人籌辦《中報》[2]:150,亦曾與金關丈夫、蔡滋浬等人發表關於蘭嶼居民、閩、粵一帶人種的手掌紋路之論文,同時調查臺灣原住民族的頭蓋骨[2]:150。張灥生晚年因年紀已大,不再參與社會活動[9],最終於1968年3月13日上午過世於臺北[10][9],31日於臺中中山堂舉行告別式[11]。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