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學 (滿洲國)
建國大學(日语:建國大學/けんこくだいがく Kenkko Daigaku),简称建大,是曾位於满洲国新京直轄於滿洲國國務院的國立大學。1938年(康德5年)5月建校,至1945年(康德12年)8月因滿洲國滅亡而關閉。先后招生八期约1300人,畢業三期约300人。 該校是由辻政信根據石原莞爾提出的「亞細亞大學」構想而訂下草案,由關東軍確保了選址的安全和建立,並把“獨立滿洲國大學的自由校風”作為目標。滿洲國皇帝溥仪出席开校典礼,而當時日本昭和天皇亦有可能代表東京帝國大學出席。 建大学制六年,以塾为中心,统合大学各机构,在前期3年中除日语教学外,对学生进行“精神训练”“军事训练”“武道训练”和“作业训练”;后期3年分为政治、经济、文教三科,而“神道及皇道”“武道及武术论”“民族协和论”“东亚联合及国际团体论”亦在必修之列,着力宣传“日满一体”与“大东亚共荣”。 滿洲國亡国後,建國大學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并入國立長春大學。其校址今为长春大学所用[1]。 概要大學分為預科及本科(政治學科、經濟學科、文教學科)和研究院,學費由公費全部承擔。学校依照“五族共和”原则平等招收满人、朝鲜人、白俄罗斯人、蒙古人与日本人。全部學生必需寄宿,各種族國籍學生,包括日本、滿洲(中國)、朝鮮、蒙古和俄國學生食住均一起在稱為「塾」的宿舍內生活。 校長由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兼任,實質首長為日本人担任的副校長。雖然大學以民族協和的實踐作為目標,不過與滿洲國一樣充滿種族隔離。例如校門外懸掛滿洲國國旗,但卻按法律同時懸掛日本國旗;又例如食物配給方面,中國人則給高粱,朝鮮人則給高粱和大米,日本人則配給大米等,多不勝數。 雖然如此,但學術風氣是比較自由的,一些內地禁書,如《資本論》和其他講及共產主義的書籍也能通傳。戰爭爆發後,「治安維持法」被修訂,有中國學生在反滿抗日活動中被捕,而日本學生則被政府「學徒出陣」的政策被徵用。 戰爭爆發後,留下的日本學生在大學範圍內植樹,他們還為大學圖書館藏編目,直至戰後,中國的圖書館接收了這些目錄。參與這些運動的還包括滿洲人和中國人。 建大畢業生在滿洲國滅亡後,不少被蘇聯所俘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另一方面,很多朝鮮學生其後在韓國成為活躍政壇的政治家,當中以前總理姜英勳為首。可能由於一同生活的原因,有學生其後發展出跨越國籍的友誼,直至戰後。 沿革
歷代副校長教育與研究懷著民族協和的目標,研究目標多為探討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問題與挑戰。辻政信遵從石原莞爾的理想,聘請的教授包括日本人平泉澄、筧克彦及朝鮮人崔南善,原先還欲聘中國人胡適、周作人,乃至甘地、賽珍珠和列夫·托洛茨基等不同的改革者和知識分子,[2]以探討民族協和的前途。 主要教授、教師和職員
著名畢業生
參考资料相關條目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