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重文文学奖,是由原庄士机构国际有限公司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顾问庄重文于1987年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其宗旨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学创作,造就文学新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1]奖励对象为年龄在40岁以内的青年作家。
自1988年颁发以来,已有贾平凹、王安忆、舒婷、史铁生、苏童、铁凝、梁晓声、毕淑敏、黄堯 、高洪波、陈建功、乌热尔图、吉狄马加、扎西达娃、张抗抗、刘恒、余华、池莉、方方等144名青年获奖。文学期刊有《青年文学》、《青春》、《萌芽》等获奖。
自2009年頒發第十二屆後,迄今未再頒發第十三屆。
2020年重新启动“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2]
历届获奖名单
1991年之后,奖项只奖励个人,不再奖励单位和刊物,1993年之前的历届都是由庄重文亲自颁发,1993年庄重文逝世后,由其子庄绍绥颁发。[1] 第一届获奖刊物为《青年文学》、《青春》、《萌芽》,第三届获奖刊物为《江西十年文学作品选》、《湖南新时期十年优秀文艺作品选》、《小说界文库·长篇小说系列》、《越秀从书》、《河北新时期文学丛书》、《内蒙古当代文学丛书·蒙文部分》。[1]
屆次 |
地点 |
获奖个人 |
备注
|
一 (1988年6月14日) |
北京 |
黄尧、孙桂贞、聂震宁、张石山、高洪波、傅星、贺晓彤、叶之蓁、聂鑫森、萧建国、张奥列、陈秀庭、唐栋、高红十、吕雷、袁和平、刘孟沐、乔良、秦文玉、简嘉、李小雨、梅绍静、张辽民 |
[3]
|
二 (1989年6月14日) |
南京 |
胡正言、李兰妮、徐志耕、邓海南、山谷、于国颖、陈咏华、钱国丹、苏叶、白梦、赵践、唐炳良、蒋晓勤、余小平、郑春华、吴碧莲、钱玉亮、夏坚勇 |
[4]
|
三 (1990年11月6日) |
北京 |
无 |
[5]
|
四 (1991年8月21日) |
西安 |
贾平凹、杨争光、高建群、阿尔斯良、托乎提·阿尤甫、章德益、夏莫斯·库马尔、张驰、浩岭、阎强国、查舜、李唯、刘国尧、井石、鲍义志、居·格桑 |
[6]
|
五 (1992年12月5日) |
厦门 |
王安忆、王晓明、李晓、王光明、阎欣宁、南帆、舒婷、余华、张廷竹、陈军、叶兆言、苏童、储福金、苗长水、张炜、张海迪 |
[7]
|
六 (1993年12月13日) |
北京 |
陈建功、史铁生、刘恒、张曼菱、余小惠、孙力、赵玫、铁凝、陈超、何申、李锐、张平、吕新、阿尔泰、乌热尔图、萧亦农、刘兆林、马秋芬、于德才、赵洪峰、薛卫民、王述平、张抗抗、常新港、迟子建、刘震云、毕淑敏、梁晓声、斯妤、黄传会、张志忠 |
[8]
|
七 (1994年9月28日) |
成都 |
吉狄马加、邓贤、莫怀戚、张放、于坚、存文学、拉木·嘎吐萨、陈源斌、王英琦、许辉、扎西达娃、马丽华、扎西班典、唐亚平、徐新建、潘英年、张宇、李佩甫、陈继会 |
[9]
|
八 (1995年12月8日) |
广州 |
郭小东、张欣、袁小敏、乔雪竹、方方、池莉、刘醒龙、彭见明、蔡测海、何立伟、蒋子丹、王建、陈剑晖、潘大林、黄伟林、庞俭克、傅太平、熊正良、程维、张波、何继青 |
[10]
|
九 (2003年12月16日) |
北京 |
毕飞宇、红柯、国风、西川、徐坤、何向阳、柳建伟、关仁山、张梅、刁斗 |
[11]
|
十 (2006年6月4日) |
北京 |
邱华栋、东西、梅卓、魏微、吴义勤、潘向黎、李东华、李洱 |
[12]
|
十一 (2008年3月20日) |
北京 |
周晓枫、戴来、谢有顺、温亚军、石舒清、郑小琼、张者 |
[13]
|
十二 (2009年10月26日) |
北京 |
乔叶、徐则臣、李浩、金仁顺、鲁敏、李朝全、李美皆、李骏虎 |
[14]
|
参见
参考文献
|
---|
|
第一届 1988年6月14日 | |
---|
第二届 1989年6月14日 | |
---|
第三届 1990年11月6日 | 无 |
---|
第四届 1991年8月21日 | |
---|
第五届 1992年12月5日 | |
---|
第六届 1993年12月13日 | |
---|
第七届 1994年9月28日 | |
---|
第八届 1995年12月8日 | |
---|
第九届 2003年12月16日 | |
---|
第十届 2006年6月4日 | |
---|
第十一届 2008年3月20日 | |
---|
第十二届 2009年10月26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