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弧帕里弧(Parry arc)是一种罕见的晕,一种偶尔出现在22° 晕上方的光学现象,同时还有上切弧。 发现1820 年,威廉·爱德华·帕里爵士 (Sir William Edward Parry, 1790–1855) 在一次北极探险中寻找西北航道时首次描述了这种晕。 4 月 8 日,在恶劣的条件下,他的两艘船被冰困住,迫使他在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的梅尔维尔岛过冬,当天他绘制了这一现象的图画。该图准确地呈现了幻日环、 22° 晕、一对幻日、下切弧、 46° 晕圈和外天顶弧。然而,他确实弄错了上切弧。另一方面,他添加了两条从 46° 晕的底部横向延伸的弧,长期以来被解释为错误绘制的下侧弧,但也有可能是正确绘制的亚螺旋弧(两者均由相同的晶体取向产生,但光线通过不同晶面)。 [1] 形成帕里弧是由双取向的六棱柱晶体产生的,即所谓的帕里取向,其中棱镜的中心主轴和上下棱镜侧面都是水平取向的。这个方向造成了几个罕见的光晕。格挡弧是光线穿过形成 60° 角的两个侧面的结果。帕里弧的形状随着太阳的高度而变化,随后被称为上弧或下弧,以表明它们是在太阳上方或下方发现的,并且根据它们的方向来判断是凹的或凸的。 [2] [3] 柱状晶体采用这种特殊的帕里取向的机制受到了很多猜测——最近的实验室实验表明,可能是由于存在具有斜角六边形横截面的晶体。 [4]
另见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