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蝰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蝰科 Viperidae
属:
山蝰属 Daboia
种:
山蝰 D. russelii
二名法
Daboia russelii
異名
Coluber russelii Shaw & Nodder, 1797
Coluber daboie Latreille In Sonnini & Latreille, 1801
Coluber trinoculus Schneider In Bechstein , 1802
Vipera daboya Daudin , 1803
Vipera elegans Daudin, 1803
Coluber triseriatus Hermann , 1804
Vipera russelii — Gray, 1831
Daboia elegans — Gray, 1842
Daboia russelii — Gray, 1842
Daboia pulchella Gray, 1842
Echidna russellii Steindachner , 1869
山蝰 (學名:Daboia russelii )也称罗素蝰蛇(Russell's viper),是山蝰屬 的一種毒蛇 ,為印度 四大毒蛇 之一,分佈於印度次大陆及南亞 一帶[ 1] 。18世纪苏格兰博物学、爬虫类学家帕特里克·罗素对其进行了研究。[ 2]
其毒性很強,又因常見於人類聚居區,每年都有人類被咬案例。[ 3] 大多數咬傷發生在人類無意中踩到或試圖處理蛇時。被咬伤受害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和内出血,救治不及时可能會因敗血症或腎臟、呼吸或心臟衰竭而死亡。大多數死亡是由於醫療救治延誤造成的,如果得到及時治療,大約 70% 的受害者能夠倖存。若護理得當,存活率可達90%。[ 4] [ 5] [ 6]
特徵
山蝰最長能達166公分,分布於陸地的山蝰普遍比海島上的山蝰為長。[ 7] 相較其它蝰蛇而言,山蝰的體格比較幼細。[ 8] 學者迪馬斯(Ditmars,1937)曾撰寫一份報告,明確顯示一條「正常成年山蝰」的體型數據:[ 9]
身體總長度
124公分
尾部長度
18公分
圍長
15公分
頭部寬度
5公分
頭部長度
5公分
山蝰頭部形狀扁平,呈三角形 ,與頸部 有明顯分野。鼻端圓鈍,微向上翹,只有單片鼻鱗,鼻孔偏大;鼻鱗下緣碰到鼻尖,其鼻上鱗片呈彎月形,將鼻鱗與鼻尖鱗分開。其吻鱗的寬度則與吻鱗長度相等。[ 7]
山蝰
山蝰頭頂滿佈零星細碎的不規則鱗片,眶上鱗為單片大片結構,形狀狹隘,由6至9片小鱗橫截開來。山蝰眼睛碩大,有黃色 或金色 的斑點,雙眼外眶各有10至15片眶鱗。另外,山蝰共有10至12片上唇鱗,當中第四及第五片明顯較為大片;有兩對頦鱗,前對較為巨大。顎骨上佈有至少兩枚、至多五至六枚的尖牙,最前的一雙尖牙是頻密使用的,其它尖牙則屬於後備性質。山蝰的尖牙長度平均約有1.6公分。[ 10]
山蝰身型雖然較其它蝰蛇幼身,但體格仍屬於粗壯的,軀體的橫切面大致為圓形或管形。背鱗呈鮮明的龍骨形結構,為數約27至33片;腹鱗為數153至180片,肛鱗只有單片。山蝰尾部較短,大約只佔全身的14%,成對的尾下鱗約有41至68片。[ 7] 山蝰的顏色以深黃色 、棕色 為基調,身上有三串縱向連貫的圓點斑紋。這些圓點以白色 為主,外圍有黑線圍繞。背部圓斑約有23至30塊,圓斑間大多連貫而生,也有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分離。[ 7]
[ 11]
地理分布
山蝰主要分布於巴基斯坦 、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國 、尼泊爾 、孟買 、泰國 、柬埔寨 、中國大陆 (廣西 、廣東 )、台灣地区 及印尼 。其正模標本產自印度,根據羅素(1796)研究,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印度的烏木海岸 。[ 12]
布朗(Brown,1973)指出山蝰亦分布於越南 、寮國 及蘇門答臘 。[ 13] 迪馬斯(Ditmars,1937)亦指出蘇門答臘曾發現山蝰的蹤影。[ 9] 然而至今為止,對於山蝰在印尼群島的分布情形,尚未有清晰的結論。[ 14] 山蝰的分布狀態十分極端,在某些地區牠們極為常見(如印度的旁遮普邦 西岸及山群、南印度、緬甸 ,與及孟加拉 ),同時在一些其它地區則十分罕見(如恆河 流域及阿薩姆邦 )。[ 10]
棲息地
山蝰的出沒並不限制於任何環境,但似乎較傾向遠離密林地帶。山蝰常見於多草、多灌木的開放式地形,也會出沒於矮樹林及農地。山蝰最常棲息的地方是平原、沿岸低地與及山群,其所處海拔 至高約限於2300至3000米。牠們會避免於潮濕的環境中出沒。[ 7] 另外,由於人類聚居的建築物容易滋養鼠 類,這一點形成了對山蝰的吸引,令山蝰亦經常出沒於部份城市化地區;[ 10] 因此,一些在室外工作的人類可能會遭受山蝰的攻擊。不過,相較於眼鏡蛇 及環蛇 ,山蝰並非屬於相當接近人類聚居地的一種蛇類。[ 7]
生態行為
山蝰屬於陸行性,多於夜間出沒。然而,當氣候轉寒的時候,山蝰也會於日間活動。[ 7]
山蝰側面
成年的山蝰行動偏向遲緩,在受到威脅及挑釁時會攻擊防衛。相對於成年山蝰,幼體較為緊張,警惕性較高。[ 7]
山蝰受到外界威脅時,牠們會把身體蜷成「S」狀,並仰起身體三分一的前軀,向敵人示以威嚇。牠們能爆發相當大的體能並會緊咬著對手,甚至可以將一些體型大的對手咬離地面。[ 7] 要徒手拿起山蝰困難,因為牠們體格強壯、身段靈活,而對於被挾持的反應更是猛烈,並會發動攻勢。[ 3] 牠們的咬擊可能是一發即收的,也有可能緊咬對手達數秒之久。[ 10]
雖然山蝰如其它蝰蛇般並沒有熱能感測頰窩,但牠明顯地仍能對溫感有所反應,因此牠們可能有另一種形式的熱能感測器官。[ 15] [ 16] 研究目前對這種器官的探析仍甚不足,但可發現位於山蝰鼻上氣囊的神經末梢結構,頗像其它蛇類的熱能感測器官。[ 17]
進食習慣
山蝰主要進食齧齒目 動物,尤其是鼠科 生物。山蝰幼蛇多於黃昏時份活動,主要捕食蜥蜴 。也有報告指它們甚至會同類相食 。[ 10] 當山蝰成長後,鼠類便會成為其主要食物,這也解釋了為何山蝰經常出現於人類居住地,因為那裡的老鼠數量很多。[ 7]
繁殖
山蝰是卵胎生 動物。[ 8] 雖然無論在甚麼時候都有機會發現懷孕的雌性山蝰,但山蝰多於每年的首數個月份內進行交配。妊娠期約為六個月,每年的五月 至十一月 (尤於六月 及七月 )時就會誕下幼蛇。山蝰屬於多產蛇類,每胎約能產下20至40條幼蛇。[ 7] 紀錄中最長的幼蛇為65公分,初生時平均約長21至26公分。懷孕雌性山蝰的最短紀錄為100公分,似乎達2至3歲的雌蛇已經適合懷孕,而根據某次紀錄一條雌性山蝰要誕下11條幼蛇約需時4.5小時。[ 7]
關於飼養
山蝰是相當容易飼養的蛇類,只需要一個小水盤與盒子作為棲息空間。山蝰幼蛇主要進食小型老鼠,成年山蝰則可選擇食用老鼠及鳥 類。[ 7] 不過也有許多山蝰是拒絕被餵食的,甚至有山蝰會絕食達五個月之久。[ 10] 山蝰也會為飼養者構成一定的危機。[ 7] 當飼養者要徒手拿起牠們時,它們懂得利用其下顎的長鉤狀尖牙,咬擊接觸者的手指 。[ 3]
毒性
山蝰
山蝰是亞洲最危險的毒蛇之一,成年山蝰的毒素分泌量幅度約由130至250毫克 到150至250毫克乃至21至268毫克。在一項調查中顯示,十三條幼蛇(平均長度為79公分)的平均毒素分泌量則約有8至79毫克(中位數45毫克)。[ 7]
以老鼠 為試驗品的LD50 測試中,山蝰毒素對老鼠的靜脈注射 LD50 為0.08-0.31μg/g,腹膜注射為0.40μg/kg,皮下注射為4.75 mg/kg。山蝰的毒性主要由多種不同的毒素組成,當這些毒素分開被測試時,其毒性反應是偏向微弱的。而毒素的毒性亦會因應族群及所經歷的時間而有所變化。[ 7]
一般中毒後的徵狀主要由傷口疼痛開始,然後立即感受到腫脹。被咬傷中毒後出現流血亦是常見的徵狀,尤其在齒齦位置及分泌唾液時,更有機會出現血絲達20公鐘之久,這是由於血壓急降及心跳率減緩的原因所致;接著傷口所位處的肢體會出現起泡現象,表皮以至附近肌肉組織開始壞死,程度有時還可能相當嚴重。嘔吐、臉部腫大等徵狀也會隨機發生。[ 7] 劇痛會維持二至四週,時間因應肌肉受破壞的程度而定。而在被咬後的兩至三日內,不管是肢體還是軀幹都會是傷口腫脹的高峰階段。如果身體上出現腫脹達1至2個小時的話,這就屬於嚴重的中毒跡象。腫大的傷口附近亦有機會因為紅血球 及血漿 大量流失而出現血色褪去的現象。[ 18] 當傷者在被咬後的十四天內不能接受有效救治的話,隨著呼吸系統及心臟 的破壞,與及出現敗血症 等情況,均會導致傷者死亡 。[ 10]
由於山蝰的毒素能有效地誘發血液栓塞現象,因此一些醫療所曾對山蝰毒進行過活體外實驗 ,測試其對血液凝塊的功效。這種測試在西方命名為「稀釋山蝰毒素時間(Dilute Russell's viper venom time)」。實驗證明,毒素中的凝結劑直接催動了X因子,將V因子及磷脂 中的凝血素轉化成凝血脢,稀釋的毒素能於23至27秒間產生凝結作用,確實是頗為有效的凝血劑。另外,在印度,有製作專門針對山蝰毒素的血清 ,以治療被山蝰咬傷時的中毒現象。[ 10]
分類
根據一些文獻,山蝰尚有幾個有待確認的亞種,包括:[ 7]
D. r. limitis ,Mertens 1927:主要在印尼 發現。
D. r. pulchella ,Gray 1842:主要在斯里蘭卡 發現。
D. r. nordicus ,Deraniyagala 1945:主要在北印度發現。
對於山蝰的學名「D. russelii 」,西方學者其實尚有不少的爭持。基於一些手笔之誤,「russelii 」一詞曾受到多番質疑,因為發現山蝰的學者羅素(Russell),其名字應為「russelli 」,但山蝰學名卻普遍被寫成「russelii 」,當中只有一個「L」。故此有人表示傾向使用「russellii 」,如趙爾宓 等。
受到模仿
模擬山蝰外表的糙鱗沙蚺 (Gongylophis conicus )
一些爬蟲學專家認為,由於山蝰生來擁有可怕的天賦及形象,是一種相當出色的蛇類,因而導致某些蛇類對牠的外貌作出模仿。當中糙鱗沙蚺 (Gongylophis conicus )就是一個好例子,實際上牠本身並不是可怕的蛇類,然而卻有著與山蝰相當近似的色彩及紋理,也許是一種倚靠模仿能力自衛的特色。[ 7] [ 9]
參考文獻
^ Daboia . ITIS . [31 July 2006] .
^ Patrick Russell . The Linda Hall Library. [2024-06-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7-31) (美国英语) .
^ 3.0 3.1 3.2 Whitaker Z (1989). Snakeman: The Story of a Naturalist . Bombay: India Magazine Books. 184 pp. ASIN B0007BR65Y.
^ 存档副本 . [2024-06-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6-24).
^ Bin Haidar, Husain; Almeida, José R.; Williams, Jarred; Guo, Bokai; Bigot, Anne; Senthilkumaran, Subramanian; Vaiyapuri, Sakthivel; Patel, Ketan.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 venoms of Russell’s viper and Indian cobra on human myoblasts . Scientific Reports. 2024-02-07, 14 (1) [2024-06-22 ] . ISSN 2045-2322 . doi:10.1038/s41598-024-53366-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6-22) (英语) .
^ Russell's Viper . websites.umich.edu. [2024-06-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6-22).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Mallow D, Ludwig D, Nilson G (2003). True Vipers: Natural History and Toxinology of Old World Vipers . Malabar, Florid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359 pp. ISBN 0-89464-877-2 .
^ 8.0 8.1 Stidworthy J. 1974. Snakes of the world. Grosset & Dunlap Inc. ISBN 0-448-11856-4 .
^ 9.0 9.1 9.2 Ditmars RL. 1937. Reptiles of the World: The Crocodilians, Lizards, Snakes, Turtles and Tortoises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Hemispheres. The McMillan Company. 321 pp.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Daniels JC. 2002. Book of Indian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66099-4 . pp. 252. Pages 148-151.
^ TIGR爬蟲類資料庫:山蝰 . [2020-03-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3-12).
^ McDiarmid RW, Campbell JA , Touré TA (1999). Snake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Volume 1 .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Herpetologists' League. 511 pp. ISBN 1-893777-00-6 (series). ISBN 1-893777-01-4 (volume).
^ Brown JH. 1973.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Venoms from Poisonous Snakes.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184 pp. LCCCN 73-229. ISBN 0-398-02808-7 .
^ Belt P, Warrell DA, Malhotra A, Wüster W, Thorpe RS. 1997. Russell's viper in Indonesia: snakebite and systematics. In R.S. Thorpe, W. Wüster & A. Malhotra (Eds.), Venomous Snakes: Ecology, Evolution and Snakebit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Symposia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No. 70:219-234.
^ Krochmal AR, Bakken GS. 2003. Thermoregulation is the pits: use of thermal radiation for retreat site selection by rattlesnakes. The Company of Biologists LTD: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6:2539-45.
^ Krochmal, A. R. Heat in evolution's kitche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the functions and origin of the facial pit of pitvipers (Viperidae: Crotalina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4, 207 (24): 4231–4238. ISSN 0022-0949 . doi:10.1242/jeb.01278 .
^ York, Daniel S.; Silver, Timothy M.; Smith, Allen A. Innervation of the supranasal sac of the puff adder. The Anatomical Record. 1998, 251 (2): 221–225. ISSN 0003-276X . doi:10.1002/(SICI)1097-0185(199806)251:2<221::AID-AR10>3.0.CO;2-Q .
^ U.S. Navy. 1991. Poisonous Snakes of the World. US Govt.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3 pp. ISBN 0-486-26629-X .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