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德意志帝国
|
船名 |
威斯巴登号 |
艦名出處 |
威斯巴登(第一代威斯巴登号) |
建造方 |
斯德丁伏尔铿船厂 |
铺设龙骨 |
1915年 |
下水日期 |
1917年3月3日 |
完工日期 |
未完工 |
结局 |
1920年拆解报废 |
技术数据 |
船級 |
科隆级 |
船型 |
小巡洋舰 |
排水量 |
|
船長 |
155.50米 |
型宽 |
14.20米 |
吃水 |
6.01米 |
動力輸出 |
31000匹轴马力 |
動力來源 |
双轴,两台蒸汽轮机 |
船速 |
27.5节 |
續航力 |
5400海里以12节 |
乘員 |
559人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
|
威斯巴登号(德語:SMS Wiesbaden[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十艘科隆级小巡洋舰的二号舰,得名于1916年在日德兰海战期间被摧毁的第一代威斯巴登号。新舰于1915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并于1917年3月3日下水。与另外七艘同级舰一样,由于船厂缺乏物资和人员,威斯巴登号的建造工程于1918年12月,即计划完工的五个月前被迫中止,并至1920年拆解报废。
建造
威斯巴登号是为替代1914年在福克兰群岛海战中被击沉的小巡洋舰纽伦堡号而以“纽伦堡代舰(Ersatz Nürnberg)”[註 2]为代号进行订购,并于1915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它于1916年10月5日在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的情况下下水,并为纪念在日德兰海战期间被摧毁的第一代威斯巴登号而正式命名为威斯巴登号。接下来的舾装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导致舰只直至战争结束时仍未能投入使用。威斯巴登号与另外七艘同级舰一样,由于船厂的物资和人员匮乏而未能竣工[2]。1918年12月,在距计划完工尚余五个月的工期时,工程被勒令叫停。
1919年11月17日,威斯巴登号正式从海军名录中除籍。随着既有的重建计划无法落实,这艘尚未完工的小巡洋舰于1920年拆解报废。
注释
- 脚注
- 引用
参考资料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
斜體字為未建成艦 |
| | |
---|
| |
---|
| |
---|
| |
---|
| | |
---|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 | |
---|
| |
---|
|
-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P7
- P8
- P9
- P10
- P11
- P12
|
---|
|
---|
其它未建成艦 | 舰队巡洋舰 | |
---|
侦察巡洋舰 | 遠洋偵察級 |
- SP1 / Z40
- SP2 / Z41
- SP3 / Z42
- SP4
- SP5
- SP6
|
---|
|
---|
|
---|
註1:按1899年德意志帝国海军定义的“小巡洋舰”及“大巡洋舰”列出註2:按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定义的“轻巡洋舰”及“重巡洋舰”列出註3:此艦級為M級放大版本,設計上與M級有差別,故稱作「改良M級」並歸類至M級中,而有時會被單獨分類出一級註4:此艦級在設計時分類為「裝甲艦」,但性能規格上實際分類為「重巡洋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