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城址
大营古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庙湾村,位于固原西长城之外、东距长城约两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概述始建于宋元时期[1],呈长方形(东南角略弯曲),东西宽400米,南北500米,高5-12米,宽10米,夯土14厘米,文化层15米。除西面外,三面开门。南、北、东开门,南门宽约6米,深约10米,残高约5米;北门宽约10米,进深约6米,残高约5米;东门宽约6米。南、北门有瓮城,瓮城呈半月形;东西城墙上分布有若干马面[2]。城墙外四面各有两道壕沟,东南角没有壕沟[3]。 该城始建于宋代,时称养马城。宋夏定川寨战斗中,泾原路副总管葛怀敏率兵到瓦亭寨未遇夏兵,便直驱养马城,即此得名[3]。元末明初,固原一带因战乱,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赐封十四子朱英汉王为肃王,封地甘州,管辖此地。洪武二十九年,设置甘州群牧千户所[4][5],是明朝固原境内官牧的开始[6]。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设甘州群牧所于今大营城[7][8][9];又称甘州牧马所[10]。成化四年,固原土官满四叛乱,攻击甘州群牧所所在的大营城,但未能攻破。后项忠、马文升率领部队最终平定叛乱,史称固原盜亂[11]。嘉靖五年,巡抚陕西都御史王荩奏设操守官一员,管领本所军马[12]。官军928员名,马队490员名,步兵434员[3]。大营城最终在清朝废弃[13]。 现大营城址中,地面散布有明清砖瓦和宋清代的瓷片、陶片。通过大营城采集的大量瓷片整理后,考过学家发现有近似西夏灵武窑胎质的碗,以制作工艺简单的瓶罐残片居多。碗中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口沿外撇、尖唇,胎较薄,直圈足;有的底心有乳凸圈足不施釉。碗外壁半褐釉在腰部以下,腰部以上及碗里壁全为灰白釉,型状如同明朝宣德年间的压手杯,这是明朝早期碗的特征;第二种胎稍厚,直口,唇稍圆,施釉方法与第一种相同,圈足根内削一圈凹槽,具明朝中后期特征;第三种口、底与第二种类似,但挂了满釉,只足脊无釉,这种特征从明朝后期沿用到清朝[14]。 1950年代,当地村民还在古城内发现了两口大钟。钟上面有铭文,制作精美,属于大型器物,每口钟直径1.5米、高2.5米。大跃进时期,村民将大钟砸碎炼钢。古城周围有烽火台,西侧一座烽火台已被人为毁坏[15]。此遗址为固原地区保护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因此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3]。由于缺乏完整的保护方案,加上村民在古城内垦地播种以及河道取沙、自然侵蚀严重。2003年11月4日,被固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005年9月15日,公布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遗址[16]。2013年,大营古城被以“大营城址”之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18][19]。 相关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