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齊布
塔齐布(满语:ᡨ᠋ᠠᠴᡳᠪᡠ,穆麟德轉寫:Tacibu;1816年—1855年),字智亭,陶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早年以护军身份擢为侍卫。此后,被外放至湖南担任游击。在此期间,塔齐布的军事才能被曾国藩发现,因此开始展露头角。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塔齐布参与了湘军的组建,成为曾国藩的左右手。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塔齐布率部连克太平军于湘潭、岳州、武昌等地,因功晋升湖南提督、获授予喀屯巴图鲁勇号、骑都尉世职。不久,武昌复失于太平军之手,在清军着手反击、攻打九江前夕,塔齐布因积劳成疾病死于大营,清廷追赠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史书描述塔齐布“忠勇绝伦”[參 1]、“智勇双全”[參 2],左臂刺有“忠心报国”四字,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闲暇之余常与众将士聊家事,每念及老母时则泣下[參 1]。塔齐布作战时背负枪、手持弓矢,有亲兵二人持长矛、套马竿相随,皆精准无虚发之人[參 1]。塔齐布每战必匹马当先,友军被围则必救[參 1],在湘军中与儒将罗泽南并称“塔罗”[參 3]。在清末八旗子弟不堪为用的大环境下,塔齐布与乌兰泰、多隆阿、都兴阿、舒保等同为当时仅有的几位知兵善战的旗人将领[參 4]。 生平崭露头角塔齐布出身于京旗外三营之一的火器营,早年任鸟枪护军,后被提拔为三等侍卫[參 5]。咸丰初年,塔齐布被挑选外放湖南绿营,任官都司,兼任抚标左营守备。不久以长沙守城之功升为游击,担任中军参将[參 5]。当时恰逢曾国藩在湖南老家招募乡兵,每月都会调遣官兵进行训练。每次校阅之时,塔齐布均在旁陪同。曾国藩与其论及军事,对他的才干颇为诧异,曾国藩测验其所辖部队,发现特别精干整齐[參 5]。此举遭致副将清德的嫉妒,他唆使提督鲍起豹对塔齐布进行羞辱。曾国藩上书罢免清德,并推荐塔齐布,称其“忠勇可大用,如将来出战不力,甘与同罪[參 5]。”塔齐布因此晋为副将衔,兼领练军。巡抚张亮基也特荐塔齐布担任副将[參 5]。 湘潭成名咸丰三年(1853年),塔齐布剿平茶陵、安化土匪,获赐花翎[參 5]。咸丰四年(1854年),率所部进剿太平军。但行至至湖北通城、崇阳的时候,太平军自岳州而上,塔齐布奉命驰援宁乡。当援军还在路上的时候,湘潭也被太平军攻克,于是塔齐布改援湘潭。援军长驱直入,在高岭与太平军遭遇,塔齐布手持大旗冲锋陷阵,带领所部向敌军发动攻击,塔齐布斩杀敌军头目数人,追太平军至城下[參 6]。次日,太平军主力从城内杀出,塔齐布在山的两边设伏,先炮毙敌军百余人,然后伏兵掩杀,太平军大败[參 6]。清军水师在战斗中焚毁敌军战船,太平军只好弃城而走,清军用了六日将湘潭收复[參 6]。当时曾国藩刚刚被太平军击败于靖港,长沙因此震动,凭借湘潭之胜,才将人心稳定下来[參 6]。捷报传至京师,塔齐布获加总兵衔,赐号喀屯巴图鲁[參 6]。同时,诏书申斥湖南提督鲍起豹畏战不出,并将其罢官,旋即破格提拔塔齐布代理湖南提督,不久后转正[參 6]。先前,塔齐布所部士卒与湖南提督标兵常有摩擦,塔齐布新官上任,遍赏标兵,以示不计前嫌,标兵因此欢欣鼓舞。同时,他们看到塔齐布靠军功仅三年便从都司升至提督,莫不惊服,军队的士气也顿时得到了振奋[參 6]。 转战各地太平军自湘潭之战后,退至岳州,败部分兵攻陷常州、澧州。塔齐布率领援军赶赴新墙,与罗泽南合兵,连同水师攻岳州,七月,攻克岳州城[參 6]。太平军退至城陵矶,军势依然庞大,曾国藩亲率新招募的水师也出师不利。次日,太平军由城陵矶弃船登岸踞险以守,清军三路进击,塔齐布匹马陷阵,士卒皆勇猛冲杀,击破太平军中路,太平军试图包抄,清军愈战愈勇,太平军不敌而走,塔齐布追至擂鼓台,杀敌八百,落水者无数[參 6]。塔齐布与罗泽南合力攻敌,一日三捷。水师乘胜进剿,将岳州太平军击退[參 6]。在岳州之战,塔齐布与太平天国丞相曾天养遭遇,健卒黄明魁将曾天养刺落马下,塔齐布顺势杀之。然而,先前水师烧毁曾天养坐船,已按歼毙报功。塔齐布不想争功,因此最终没有将此事上报[參 1]。 闰七月,塔齐布连同罗泽南、李续宾进逼高桥,与两万太平天国守军对垒。塔齐布率先冲入,其余各路继之,时逢大雨,太平军的大炮无法点燃,清军连破太平军营垒十三座,歼灭并打散数千太平军[參 6]。水师配合陆上进攻,对敌军分路剿杀,太平军败走,清军追击二百馀里,连破败军于羊楼峒、崇阳,收复咸宁[參 6]。曾国籓抵达金口,命令罗泽南攻花园,塔齐布攻洪山。八月,武昌太平军败走,塔齐布根据地形设立埋伏夹击太平军,太平军被逼至湖边无路可走,溺毙者达八九千人,武昌、汉口同时被清廷收复,并顺势攻克大冶[參 7]。 十月,塔齐布与罗泽南会攻田家镇,罗泽南主攻半壁山,塔齐布屯兵富池口,中间有小河相隔,两军作浮桥以互通。太平军以万人来争,罗泽南率李续宾与之奋战,塔齐布则隔港对击。太平军又从田家镇渡江攻击富池口营垒,被塔齐布迎击败之[參 7]。塔齐布、罗泽南等与水师约期进攻,杨载福、彭玉麟分队摧毁太平军横江铁锁,陆上部队从半壁山一涌而至,双方鏖战一昼夜,太平军弃垒而走,清军攻克田家镇、蕲州。塔齐布获赐黄马褂,予骑都尉世职[參 7]。 此后,塔齐布与罗泽南渡江至莲花桥,遭遇太平军埋伏,先锋部队被阻,塔齐布阵斩太平军头目,追击五十里,将广济攻克[參 7]。太平军将领秦日纲、陈玉成、罗大纲守黄梅,并部署数万兵力于小池口、孔垅驿、大河埔、龙头寨等处[參 7]。塔齐布抵达双城驿,遭遇太平军袭击,清军自高处而下,击败太平军,再败大河埔太平军援兵,杀敌三千余[參 7]。清军进攻黄梅,双方肉搏。塔齐布被飞石击中,流血被面,仍坚持督战,最终攻克黄梅城。清军趁势追击,塔齐布由西南而进,再破孔垅驿[參 7]。太平军败守小池口,又分兵奔湖口,与九江守军互成犄角之势。曾国籓率水师抵达九江,令塔齐布、罗泽南渡江会攻[參 7]。十二月,塔齐布攻九江西南门不克,塔部骁将童添元战死。恰逢水师也被太平军袭击,损失部分辎重[參 7]。罗泽南攻小池口,塔齐布亲率二十勇者前往督战,清军寡不敌众,塔齐布且战且退,为诸营掩护。有黄衣太平军三人迎面袭来,塔齐布以套马竿圈一人斩之,夺其马,余者退散,待清军大队沿江而上,塔齐布遂单骑渡江回营,当时已除夕三鼓[參 1]。 病逝九江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塔齐布击败出城进攻之九江太平军,杀敌二百余,又设置地雷诱杀太平军,虽连战连捷,但始终无法攻克九江城[參 1]。三月,湖广总督杨霈被太平军击败,清廷再次丢失武昌,塔齐布只得分兵遣将回援。当时水师一半停留在鄱阳湖,一半回到湖北,陆师留攻九江,势单力薄,因此太平天国守军之抵抗也越发激烈[參 1]。六月,塔齐布与曾国藩在青山会议军事,曾国藩建议塔齐布应当移师东渡,攻打湖口、东流、建德,但塔齐布立誓攻克九江[參 1]。然而,次月,当攻城军令传来之时,塔齐布却因劳累死于军中,时年三十九,曾国藩对塔齐布之死非常痛惜[參 1]。消息传至北京,咸丰帝下诏按照将军等级抚恤,并在湖南省城建专祠,赐谥忠武。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加封塔齐布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昭忠祠[參 1]。 塔齐布死后归葬火器营。民国初年,某父辈曾受过塔齐布提拔之大员找到其后人,对塔齐布坟墓进行了修缮[參 8]。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