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鹨
北鹨(学名:Anthus gustavi),又名白背鹨,为鶺鸰科鹨属的鸟类。主要繁殖於東古北界的苔原及河岸密植區域,分佈範圍從伯朝拉河到楚科奇半島。它也在堪察加和科曼多爾群島繁殖。它是一種長途遷徙的候鳥,冬季會遷徙至印尼。偶爾在九月和十月,白背鷚可能會在西歐出現。此物種於1863年由羅伯特·斯文豪首次描述。 描述A. gustavi 是一種小型鷚,外形與非繁殖期的紅喉鷚有些相似。其背部有粗重的棕色條紋,帶有白色肩羽條紋,腹部為白色,胸部為淺黃褐色,並伴有黑色標記。與紅喉鷚相比,白背鷚的喙較粗大,肩羽條紋較白,且其胸部與白色腹部之間有明顯對比。 此物種在長草中行動遲緩,即使受到驚擾也不願飛起。其叫聲是獨特的電氣般 zip 音。雖然叫聲通常有助於辨識鷚類,但此物種的叫聲遠少於其他大多數鷚類。此外,加上其潛行習性,使得在北極的繁殖地以外要發現和辨識此物種變得困難。 在西歐,要觀察到這種稀有物種,設德蘭群島的費爾島可能是最佳地點。該小島上的植被稀少,這使得潛行的雀形目鳥類較易被發現。 白背鷚的繁殖棲地是潮濕的苔原、開闊森林或沼澤。巢築於地面,通常產下四到五枚卵。此物種與其近親一樣是食蟲性的。 詞源屬名 Anthus 來自拉丁語,是草原小鳥的名稱。種名 gustavi 是為了紀念荷蘭博物學家施古德。[3] 其英文名稱(Pechora pipit)源自俄羅斯西北部的伯朝拉河。[4] 亚种
分布與棲地分布于前苏联、台湾以及中国的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主要栖息于河滩、海滨、灌木丛及田野、林缘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厦门。[2]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