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成北成,是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北成里、國華里、樹林里西南端凸出部分、賢文里西半部。 歷史台灣清治末期,北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北成庄」,隸屬於清水溝堡。該庄東北與竹林庄為鄰,東南與阿里史庄為鄰,西南邊及西邊為廣興庄,西北邊為歪仔歪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宜蘭廳,編入第十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十區改名「清水溝區」。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宜蘭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北成」大字,隸屬於臺北州羅東郡羅東街,大字下有「北城」、「北投」小字名[2]。 戰後羅東街改制為羅東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改制為里。1950年10月,北、基、宜分治,羅東鎮改隸屬於宜蘭縣。 聚落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北成、北投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客人城、茅仔寮、樹林等聚落[3]。 交通省道台7丙線(中山路四段)是大同鄉牛鬥橋至五結鄉利澤簡的幹道,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經過北成地區南端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南西轉西可前往冬山西北部、三星、大同鄉牛鬥橋並止於省道台7線本線路口,向東北東可前往羅東市區、五結利澤簡並止於省道台2戊線路口。 鄉道宜26線(公正路)是楓林至羅東鎮北成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東部凸出部分的省道台9線路口。由此向西北西出境後以弧形轉東北-西南走向再度入境並轉東南-西北走向,出境後可前往廣興北部、大洲、中溪洲、紅柴林後轉南並止於縣道196號路口。 學校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