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孺

劉孺(485年—543年),孝稚,又字季幼彭城安上里[1][2]南梁官员。

劉孺的祖父是劉宋司空劉勔,父親南齊太常劉悛,弟弟劉覽劉遵[1][2]。劉孺少年聰明,七歲就懂得寫文章;十四歲時父親逝世,服喪時因為悲傷而十分消瘦,族人都覺得奇異。叔父劉瑱義興郡帶著他工作,經常安放他坐在側邊,對賓客說:「這小孩子是我家的明珠。」長大後,劉孺樣子俊美、個性通和,但家人不見他的感情[1][2]

之後他在本州召迎主簿,從中軍法曹行參軍起家。其時鎮軍沈約聽聞劉孺,就引薦擔任主簿,經常與他遊樂宴會賦詩,大為沈約讚賞。劉孺累遷太子舍人,中軍將軍、臨川王蕭宏主簿,太子洗馬和尚書殿中郎。外任太末縣令,在縣內清明廉潔,還任後除授晉安王蕭綱王友,轉太子中舍人[3][4]。劉孺喜好文章,思考敏捷,曾為梁武帝寫《李賦》,受詔不久就完成,不作刪改,得到梁武帝稱讚。之後梁武帝在壽光殿設宴,下詔羣臣賦詩,當時劉孺張率醉道不能賦詩,武帝拿著劉孺手掌笑說:「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可見他們友愛的程度[5][6]

他改任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人,很快就轉官太子家令,其餘官職同以前。出任宣惠將軍、晉安王蕭綱長史,領任丹陽尹丞;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外任輕車將軍、湘東王蕭繹長史,領任會稽郡丞,因公事免官。不久起用王府記室散騎侍郎,兼任光祿卿。歷任少府卿、司徒左長史、御史中丞,被認為稱職。大通二年(528年),轉為散騎常侍,次年(529年)改官左民尚書,領步兵校尉。到中大通四年(532年),出任仁威將軍、臨川王蕭正義長史、江夏太守,加封貞威將軍。次年(533年),轉寧遠將軍、拜司徒左長史但未成,改授都官尚書,領任右軍將軍[7]

大同五年(539年),劉孺守任吏部尚書,同年出任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內政務中和,得吏民稱道。大同七年(541年),入朝擔任侍中,領右軍,同年再次出任吏部尚書,因母親逝世辭官,喪期未滿就因過度悲傷而逝世,虛歲五十九,孝子。劉孺年輕時和從兄劉苞劉孝綽齊名;劉苞早逝,劉孝綽數次被黜官,官位不高,只有劉孺顯貴,著有文集二十卷[8][9]

家庭

  • 劉芻,著作郎,早逝[8]

引用

  1. ^ 1.0 1.1 1.2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劉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齊太常敬子。孺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年十四,居父喪,毀瘠骨立,宗黨咸異之。服闋,叔父瑱爲義興郡,攜以之官,常置坐側,謂賓客曰:「此兒吾家之明珠也。」旣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孺二弟:覽、遵。
  2. ^ 2.0 2.1 2.2 南史·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九》:(劉悛)子孺字季幼,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年十四居喪,毀瘠骨立,宗黨咸異之。叔父瑱為義興郡,攜以之官,常置坐側,謂賓客曰:「此吾家明珠也。」及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孺弟覽。……覽弟遵。
  3. ^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軍法曹行參軍。時鎮軍沈約聞其名,引爲主簿,常與遊宴賦詩,大爲約所嗟賞。累遷太子舍人、中軍臨川王主簿、太子洗馬、尚書殿中郎。出爲太末令,在縣有清績。還除晉安王友,轉太子中舍人。
  4. ^ 《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軍法曹行參軍,時鎮軍沈約聞其名,引為主簿,恒與遊宴賦詩,大為約所嗟賞。累遷太子中舍人。
  5. ^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於御坐爲《李賦》,受詔便成,文不加點,高祖甚稱賞之。後侍宴壽光殿,詔羣臣賦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
  6. ^ 《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在御坐為李賦,受詔便成,文不加點。梁武帝甚稱賞之。後侍宴壽光殿,詔群臣賦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帝取孺手板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洛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
  7. ^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轉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人。頃之遷太子家令,餘如故。出爲宣惠晉安王長史,領丹陽尹丞。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出爲輕車湘東王長史,領會稽郡丞,公事免。頃之,起爲王府記室散騎侍郎,兼光祿卿。累遷少府卿、司徒左長史、御史中丞,號爲稱職。大通二年,遷散騎常侍。三年,遷左民尚書,領步兵校尉。中大通四年,出爲仁威臨川王長史、江夏太守,加貞威將軍。五年,爲寧遠將軍、司徒左長史,未拜,改爲都官尚書,領右軍將軍。
  8. ^ 8.0 8.1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大同五年,守吏部尚書。其年,出爲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和理,爲吏民所稱。七年,入爲侍中,領右軍。其年,復爲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居喪未期,以毀卒,時年五十九。諡曰孝子。孺少與從兄苞、孝綽齊名。苞早卒,孝綽數坐免黜,位並不高,惟孺貴顯。有文集二十卷。子芻,著作郎,早卒。
  9. ^ 《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遷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人。曆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累遷散騎常侍,左戶尚書。大同五年,守吏部尚書。出為晉陵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入為侍中。後復為吏部尚書。母憂,以毀卒,諡曰孝子。孺少與從兄苞、孝綽齊名,苞早卒,孝綽數坐免黜,位並不高,唯孺貴顯。文集二十卷。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梁書/卷41》,出自姚思廉梁書

参考文献

  • 梁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
  • 南史》·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