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十国)刘威(857年—914年),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初年吴国武将,效力军阀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势力。 生平辅佐杨行密刘威是庐州慎县人。年轻时为小吏,豪爽有志节。与田頵、陶雅都是随军阀庐州刺史杨行密奔走的旧将。杨行密起兵,刘威效力他为牙将;杨行密平定秦彦、毕师铎,刘威有功,被杨行密表领窦州刺史。大顺元年(890年)二月,与马步军都虞候田頵、安仁义败军阀孙儒别将刘建锋于武进。后来孙儒所部兵越聚越多,刘威与田頵屡为所败。二年(891年)四月,杨行密遣刘威、朱延寿率兵三万击孙儒于黄池,刘威等大败。[1]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杨行密说打算退归铜官,当时刘威正被下狱要被处死,杨行密召他问计谋,刘威说:“今众寡势殊,殆难与争。但孙儒焚毁房屋、营垒,倍道绝后路而来,如果粮食不继,从何处供馈?公应该不与战,坚壁以御之,坐待其灭。”杨行密以为然。[2]孙儒果然败亡,[3]在闹市被处斩时对刘威说:“中了君的谋划。听闻公用此策打败了我,如果我有如公一样的将领,可能败吗!”[4][5][6] 乾宁初年,杨行密表授刘威庐州刺史,又迁观察使。杨行密获准承制封拜后,迁刘威淮南节度副使、行军司马、东西行营副都统。未几,加使相。四郊多营垒,本州萧索,刘威内抚百姓,外御寇兵,庐州得安。[6] 杨行密病重,问判官周隐以后事,要他召回时任宣州观察使的长子杨渥,周隐请求传位刘威:“宣州司徒轻易信谗,喜击球饮酒,非保家之主。您的其余儿子都年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随吴王(杨行密封号)您起于细微,必不负您,不如让他暂领军府,等诸子年长再授之。”[3]杨行密不应。左右牙指挥使徐温、张颢对杨行密说:“吴王您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怎可使他人有之!”最终杨行密听从徐温、张颢的建议,让杨渥继任。[4][5][6][7] 辅佐杨渥天祐三年(906年),刘威得授镇南军节度使。四年(907年)五月,杨渥以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岳州刺史陈知新为岳州团练使,刘威为应援使,别将许玄应为监军,率水军三万攻楚国,被楚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等所败,刘存、陈知新被俘,刘威率余众逃归。[8] 辅佐杨渭天祐五年(908年)五月,张颢、徐温杀杨渥,张颢想夺取淮南军权,但众将不响应。幕僚严可求上前说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都是和先王一等的人,张颢如果自立,他们都不肯在张颢之下,不如立幼主而辅佐之。于是杨渥的二弟杨渭继位。张颢不久为徐温所杀。[5][8] 天祐六年(909年)六月,割据抚州的危全讽率虔、吉、抚、信四州之众十余万,将复故镇南军节度使钟传旧地。时镇南军州兵不多只有一千人,士庶大骇,只有刘威傲然,每天放纵酣饮,神情自若,旁若无人,以为疑兵之计。危全讽闻讯,屯象牙潭,不敢轻进,向楚国请求援兵,楚国派军围攻高安。后来周本奉命救援,刘威欲犒军,周本不肯留,说:“贼众十倍于我,我军闻之必惧,不若乘其锐而用之。”周本破危全讽,[9]危全讽治下四州初平,杨渭令刘威巡视四境,抚谕而还。[3]镇南军治所洪州得以保全,是刘威之功。[6] 天祐八年(911年),洪州的越王山下昭【阙一字】观前出现一块石头,长七八尺、围三丈余,刘威命抬入观中,七日内渐缩小到数尺状,后又长尺许,最后只有七寸,识者以为活石。[10] 刘威、陶雅、徐温等随杨行密起事者并称三十六英雄;[5]刘威、陶雅、李遇、李简都是杨行密时期有功的大将,对徐温以牙将秉政不平。先前刘威得知周隐推荐自己接任淮南,并非无意,因此为帅府所忌;镇守镇南军后又多有专刑,有人对徐温诋毁他,徐温败杀李遇后,就请求讨伐刘威。刘威闻之,沮丧,计无所出。幕客黄讷对他说:“公虽然被深切诽谤,却无谋反之状,能挺身入觐,必解前疑。”刘威认同了他的意见。于是遣黄讷为先容。当时陶雅得知李遇被灭,也害怕。天祐九年(912年)七月,陶雅与刘威同去淮南军部广陵,九月到,徐温待之甚恭,如侍奉杨行密之礼,优加官爵,陶雅等悦服,从此人们都看重徐温。徐温与刘威、陶雅率将吏请于唐朝所派的江、淮宣谕使李俨,承制加杨渭太师、吴王,以徐温领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军司马如故。徐温令刘威、陶雅回镇。[3][6][11] 天祐十一年(914年),刘威卒于镇。[3] 刘威先前由庐州移镇江西,刚卸任,庐州就发生大火,往往有持火夜行的人,有人射死他们,发现都是棺材板的腐木及破扫帚。数月后张崇被除授(拜官授职)为刺史,火灾才停止。[6] 家庭刘威子刘崇景官至袁州刺史,叛附于楚,兵败后弃袁州遁去。[6] 影响后来杨渭病危,徐温说杨行密临终欲传位刘威、唯有自己力争、杨行密垂泣托以后事,不可忘,拥立杨渭弟杨溥监国。[12] 评价
注释及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