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州总督府关东州总督府,是清朝时期,俄罗斯帝国占领旅顺口后组建的总督府,是俄罗斯在当地进行殖民统治的管理机构[1]。 沿革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2月14日,俄国舰队占据旅顺口。1898年3月27日,俄罗斯强迫清廷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李鸿章、张荫桓与巴甫罗夫签订),同日,提督宋庆奉命率军撤出旅顺。3月28日,俄军在旅顺黄金山举行占领仪式,之后将旅大租借地更名为“关东州”。5月,又在彼得堡签订《中俄旅大租地续约》获得租借旅顺、大连25年的特权。10月,俄国在旅顺成立临时民政管理局。1899年8月,改临时民政管理局为关东州总督府,位于今新市街。之后颁布《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州辖三市五区,州政府设在旅顺。旅顺境内分设旅顺市、旅顺行政区(又称旅顺抚民府或旅顺民务所)[2]。1903年,沙皇又批准在旅顺设“远东都督府”,由海军中将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担任总督,下辖阿穆尔州、外贝加尔州、滨海州、堪察加州、库页岛、关东州和达里尼市,加强对旅大地区的统治[3]。 结束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1月,日本在旅顺建立旅顺军政署和旅顺民务所。同年5月,设关东州民政署。6月,设旅顺民政支署,同时撤销旅顺军政署。1906年5月,关东总督府(1905年10月设置)由辽阳迁到旅顺,同年9月,日本改关东总督府为关东都督府,统理军事和民政事务[4]。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