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棋儒棋,是中國南北朝時的兩人博戲,由北魏三游的游肇所作[1],是十字戲類遊戲。規則有書《儒棋格》流傳於世,《太平御覽·工藝部十二》亦有記載與註解[2]。 歷史
原文《太平御覽·工藝部十二·儒棋》 《後魏書》曰:「侍中游肇,性謙廉不競。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 肇述儒棋曰:「儒棋者,蓋博、弈之流,所以游思於文,亦猶投壺之習武也。故聖人因物設教,有實有權;情禮稱宜,有張有弛。孔子云:『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若夫井公之對周穆,叔卿之接許由,此或示存,恐非有待。然則君子之處世也,豈遂耽於所適,徒費時日者哉!至於几杖槃鑒,猶載銘戒;矧乃諧神之器,而不加勸也?但古之為玩者,莫不競進其功,塞殺與樂,殊途異勢,并傳於時,未有以謙退為勝,通生為樂者。故因暇隙,聊復措意,此即儒棋之一名。蓋游藝之所統,本諸謙淨;詮名撰德,略依儒行;起舍遵道,軌法中庸。時然後玩,人不厭其游;让而後勝,人逾愜其負。矜勇所以知殘,沖遜以之彌隆。豈惟崇謙止競而已,諒亦階善全德之所因矣。積名會理,其殆庶几;致泥之戒,寧不愧乎?」 《儒棋》曰:「投二,智一、禮二、仁三、義四、信五、謙。棋十,白黑半,方五分長寸,善六、敬七、德八、忠九、順十。方局尺五,周道四十,其用三十六。四維之道,通數而棋。謙退為尚,故高彩者先投。彼此二位,謂之淨;左右二道,謂之中。其淨、中四道,彼此左右,互有二,不得相干。行棋之法,始附淨起,轉互相順,終因淨出。通生為務,不存塞殺。彩越淨中者休,則立梟,梟者不伏。會淨中者,梟折為伏,伏者不梟。若彩雖會,而於彼擬以過之非干彼者,則自居矣。 行伏棋者,得異彩,依數而行,兩彩同者,惟行一,一謙者停,兩謙退一等;行梟棋者,得異彩亦依數而行,兩彩同者,盡行其數,一謙行一道,兩謙者停。行伏不得行梟;行梟不得行伏。折梟伏者,皆從后定。因彩而閱者,屈而申之。緣行致累者,閱而通足,皆不限道數。梟伏兩閱者,但行於梟。行棋之體,不相凌觸,所蹈皆靈,孤明自在,絕於跪巧,而順消息,悉遇中道,勝負乃分。先梟後伏,驗之於淨道,梟若促,不盡二彩者,則全行伏。梟伏兩少者,行於梟。 彼既出盡,此有不出者,即許以為勝者之算。若全未出,則為之虛投。次局負,仍先。得十算立一爵,三爵立,則成勝矣。」 棋具
大致規則
參見參考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