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1921年3月13日—2016年4月20日)[1],浙江慈溪人,中国作物育种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1942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3]。
长期从事小麦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贡献卓著。为中国小麦高产开辟了新途径。1976年,在山东滕县创出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记录。
履历
1921年3月13日,出生于浙江慈溪;
1942年6月,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49年9月,辞去上海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到山东大学农学院工作;
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
1974年-1978年,主动到农村下放劳动锻炼,参与地方试验田增产攻关;
1976年,在山东滕县创造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高产记录;
1978年,返校工作,任农学系主任和栽培生理研究所所长;
1979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20日,在山东泰安辞世[4]。
轶事
- 1996年,在山东滕县创造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高产记录20年之后,余松烈获得了滕县农民代表赠与的一枚金质勋章[2];
- 2010年6月8日,已经90岁高龄的余松烈照例亲赴试验田查看收获情况,曾对实验人员说试验田的小麦亩产,有可能达到800公斤,希望突破亩产1000公斤纪录[5];
- 2011年6月,余松烈赴试验田查看收获情况,当年因为气候因素,影响了小麦产量,余松烈表示,“亩产800公斤,是我最后的愿望[6]。”三年后,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在山东招远试验田使用余松烈创立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
1994年 | |
---|
1995年 | |
---|
1997年 | |
---|
1999年 | |
---|
2001年 | |
---|
2003年 | |
---|
2005年 | |
---|
2007年 | |
---|
2009年 | |
---|
2011年 | |
---|
2013年 | |
---|
2015年 | |
---|
2017年 | |
---|
2019年 | |
---|
2021年 | |
---|
2023年 | |
---|
|
|
---|
历史 | | |
---|
校区 | |
---|
校园 景观 | |
---|
人物 | |
---|
教学 科研 | 学院 | |
---|
研究 |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
- 植保实验中心
- 林学综合试验站
- 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
- 水利土木实验教学中心
|
---|
|
---|
部门 机关 | 直属 |
-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专员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档案资料中心
- 党委组织部(党校)
- 党委宣传部
- 党委统战部
- 校工会
- 校团委
- 机关党委
- 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 科学技术处
- 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 校友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研究生处研究生工作委员会
- 发展规划处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
- 财务处
- 资产管理处
- 保卫处
- 后勤管理处
- 基建处
- 离退休工作处
- 审计处
- 南校区管理办公室
- 科技创新园
- 图书馆
- 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 科教站园管理中心
- 白马河教学与实验中心(白马河农场)
|
---|
附属 | |
---|
撤销 | |
---|
|
---|
注释 | 本表制表参考资料见模板页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