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獸形玉耳飾人獸形玉耳飾,或稱人獸形玉器、人獸形玉玦,是見於臺灣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由於造型上具有器孔與缺縫加上出土資料的佐證,學者大多認為是用作耳飾[1][2]。其主要形制為下方雕鑿兩個並立人形,雙手叉腰且雙腿分開,頭部頂著一個類似貓科或豬、鹿科動物的獸形,獸足與人形頭部相連。除了雙人獸形之外,偶見單人獸形及多環形等變形,整體而言,人獸形玉耳飾罕見於臺灣以外,是十分獨特的形式[3]。 發現紀錄人獸形玉耳飾全臺可見,但以北部及東部為多,主要發現於卑南文化、花岡山文化、圓山文化、丸山文化等,目前計有9處遺址41件紀錄[4][5]。包含:臺北芝山岩遺址14件、臺東卑南遺址6件、花蓮石梯坪遺址1件、花蓮港口遺址4件、花蓮大坑遺址1件、宜蘭丸山遺址11件、屏東Chula遺址2件、臺南三寶埤遺址1件、新北十三行遺址1件。 指定國寶目前僅有1件於1984年於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玉耳飾於2012年被指定為國寶[6],文資名稱為「人獸形玉玦」,此件國寶出自卑南遺址石板棺,同時伴隨出土之陪葬品尚有矛鏃、管珠、錛鑿形器等109件,推測為複體葬之大型棺葬[7],其年代約在距今2,800至2,300年前。 本件國寶以透雕方式雕鑿出人形,人形立於橫板上且橫板帶有乳突;獸首及獸尾上揚,然陪葬前獸身已斷裂,斷裂處兩端各見一修補孔。量測資訊顯示本件標本約長69mm、寬39mm,厚4.5mm,重17g[7]。 學者認為其獸形可能象徵著部族起源的祖靈動物或圖騰[7][8],或者代表著獵物豐收、凱旋而歸的象徵[5]。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