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美洲编年法中部美洲编年史是对中部美洲古代文明进行时代划分的框架,主要依据考古学的时期划分。研究者们的分期依据源于20世纪早期考古学、民族历史学和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考古学家、民族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发展这一地区的文化史。[1] 时间线古印第安时期(Paleo-Indian)或石器时代(Lithic Period),约公元前20000年 - 公元前3500年:这是狩猎采集社会的时期。在北美地区发现了著名的克洛维斯尖头器(Clovis)。主要遗址为墨西哥盆地的圣伊萨贝尔伊斯帕潘(Santa Isabel Ixtapan),这里发现了解体后的猛犸象骨骼。 约公元前8900至公元前6700年:在瓦哈卡州的基拉纳基兹洞穴(Guilá Naquitz Cave)开始种植葫芦和南瓜。 古拙时期(Archaic Period),约公元前8000年 - 公元前2000年: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变。[2]
前古典(Preclassic)或成形期(Formative),约公元前2000年 - 公元250年:中美洲各地开始形成定居的农业村落。
古典期(Classic),公元250年(300年) - 公元900年
后古典期(Postclassic),公元900年 - 1521年
欧洲接触后的殖民时期,公元1521年至1821年 独立后的后殖民时期,1821年至今 古印第安时期公元前18000–8000年 古印第安时期(有时称为“石器时代”)涵盖了人类在中美洲的最早足迹,据推测这源于人类通过白令陆桥迁入。该时期延续到农业和其他生产方式(如制陶、永久定居点等)以及具有原始文明特征的生计技术的确立。在中美洲,这一时期大约结束于公元前10000至前8000年。然而,具体年代仅为大致估计,各学科与分区的时间划分可能有所不同。 古拙时期公元前2600年之前 在古拙时期,中美洲开始发展农业并建立永久村庄。该时期后期,陶器和织布开始普及,社会逐渐出现阶级分化。中美洲基本的石磨、钻孔和制陶等技术在此期间得以确立。 前古典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250年 前古典期(或成形期)是大型宗教建筑、文字、城市与国家发展的时期。许多中美洲文明的显著特征均源于此期,包括玉米的主导地位、金字塔建筑、人祭、豹崇拜、复杂的历法系统和众多神灵信仰。 奥尔梅克文明在拉文塔和圣洛伦索特诺奇蒂特兰等地发展兴盛,公元前300–前250年间逐渐为后奥尔梅克文化所取代。萨波特克文明在瓦哈卡谷地兴起,特奥蒂瓦坎文明在墨西哥谷地形成。玛雅文明起源于米拉多尔盆地(今危地马拉),后奥尔梅克文化则在特万特佩克地峡(今恰帕斯州)萌芽,并扩展至危地马拉和尤卡坦半岛。 在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对其他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洪都拉斯的洛斯纳兰霍斯和亚鲁梅拉遗址反映了这一文化对中美洲的建筑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可能受到奥尔梅克文化影响的遗址,例如位于拉利马附近的苏拉谷地的埃斯孔迪多港,以及奥兰乔省的阿托维耶霍遗址,那里发现了一尊与墨西哥发现的玉雕风格类似的玉雕小雕像。 古典期公元250–900年 古典期主要以玛雅地区的众多独立城邦为主,同时也出现了墨西哥中部和尤卡坦地区的政治统一的萌芽。各文化间的区域差异逐渐明显。特奥蒂瓦坎城邦在墨西哥谷地占主导地位直至公元8世纪早期,然而由于特奥蒂瓦坎人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其政治结构仍不明晰。蒙特阿尔班城邦在瓦哈卡谷地的影响力持续到古典期晚期,该文明的文字记载有限,且大部分尚未破译。古典期发展了高水平的艺术形式,如灰泥雕刻、建筑、浮雕、壁画、陶器和宝石工艺。 在玛雅地区,受到公元378年西雅卡克到来带来的特奥蒂瓦坎军事影响,多座城市邦如提卡尔、乌阿夏克顿、卡拉克穆尔、科潘、基里瓜、帕伦克、科巴和卡拉科尔达到了巅峰。这些政治体通常独立,但常常结盟,有时也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提卡尔和卡拉克穆尔之间的主要冲突贯穿了超过500年的战争。终末古典期时,这些城邦逐渐衰落并最终被废弃。 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21年 在后古典时期,古典时代的许多重要国家和城市逐渐衰落,但部分地区仍然延续,例如瓦哈卡、乔卢拉和尤卡坦的玛雅文明,如奇琴伊察和乌斯马尔。这一时期有时被认为是动荡和战争加剧的阶段。 尽管后古典时期常被视为文化衰退的时期,它也见证了建筑、工程和武器技术的进步。约公元800年,冶金术引入用于制作珠宝和一些工具,数世纪间不断开发出新合金和新技术。这一时期还见证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迁移,尤其是1200年后中墨西哥地区的人口激增,并伴随出现了新的治理形式。例如,在尤卡坦地区,“双重统治”似乎取代了古典时期的神权统治,而中墨西哥地区则盛行寡头议会制。此外,富有的波奇特卡(商人阶级)和军事阶层的权力显著增强,为部分中美洲人提供了社会流动的机会。 9至10世纪,托尔特克人一度统治中墨西哥,后又衰落。北部玛雅地区则一度由马雅潘统一。11至12世纪,米斯特克统治者短暂统一了瓦哈卡地区。 15世纪初,阿兹特克帝国崛起,并显示出有望在墨西哥谷地建立一种自特奥蒂瓦坎以来未见的霸权。15世纪的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南部的玛雅“复兴”,以及阿兹特克帝国的扩张,使得美术和科学再次繁荣。例如,出现了“普埃布拉-墨西加”风格的陶器、手抄本装饰和金饰,纳瓦诗歌兴盛,阿兹特克贵族还建立了植物研究机构。 西班牙是首个与中美洲接触的欧洲国家,其征服者在众多本地盟友的协助下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 殖民时期公元1521–1821年 殖民时期始于西班牙征服(1519–1521年),阿兹特克帝国的霸权随之终结。西班牙人与帝国的敌对势力结盟,尤其是特拉斯卡拉,同时也包括韦克索钦科、索奇米尔科,甚至是曾为阿兹特克三邦联盟一员的特斯科科。 尽管西班牙帝国并未立即控制整个中美洲,阿兹特克的覆灭标志了征服中美洲的不可逆过程,至17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了对中美洲的统治。 中美洲的土著人口并未消失,但由于西班牙人带来的新传染病、奴役劳动的高死亡率和瘟疫的肆虐,他们的数量在16世纪大幅减少。特诺奇蒂特兰的沦陷标志着三百年殖民时期的开始,也开启了西班牙统治的长达三个世纪的进程。 编年史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