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相遇攻擊(英語:Meet-in-the-middle attack)是密碼學上以空間換時間的一種攻擊。
歷史
這個攻擊方式在1977年就由惠特菲爾德·迪菲(Diffie)與馬丁·赫爾曼(Hellman)提出來。[1]
原理
假設是加密函式,是解密函式,也就是,而與為兩次加密用的秘鑰,則可以推導出:
當攻擊者已知明文與密文時,攻擊者可以窮舉所有的組合,將產生出來的第一層密文,用大量空間儲存下來。再窮舉所有的組合,將的值與前面儲存下來的結果比對,進而得出正確的與。
這使得攻擊者計算的量從與各自的可能組合數相乘,變成相加。
這也是為什麼三重資料加密演算法(3DES)使用了三把56 bits的秘鑰(168 bits),卻只有兩把秘鑰的強度(112 bits)。
参考文献
参见
|
---|
常见加密算法 | |
---|
次常见加密算法 | |
---|
其他加密算法 | |
---|
密码设计 | |
---|
攻击(密码分析) | |
---|
密码标准 | |
---|
工作方式 | |
---|
电脑入侵 |
---|
事件 | |
---|
政府机构 | |
---|
黑客组织 | |
---|
个人 | |
---|
恶意软件 | |
---|
概念·思想 | |
---|
手段·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