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
斐陶斐榮譽學會(英語: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希臘語:ΦΤΦ(首字母縮寫))是中華民國勵學會性質之高等教育相關組織。成立於1921年5月25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上海公共租界青年會,初名為「中國斐陶斐勵學會」,由國立北洋大學美國籍教授愛樂斯(Joseph H. Ehlers)發起。學會名稱取自哲學、工學、理學之希臘文字首Φ、Τ、Φ,將中文名稱定為斐陶斐。1964年在台灣臺北市復會時更為現名,1995年後開始舉辦「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截至2022年目前在臺灣總共有57所大專院校分會,會員7萬多人[1]。 歷史沿革中國大陸時期1922年5月4日,「中國斐陶斐勵學會」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大会,制定了组织章程选举会员。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为会长,唐山交通大學教授李斐英、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为副会长,聖約翰大學牛惠生为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廷金为副总干事,金陵大學包文、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聖約翰大學卜舫濟为委员。 1923年,北洋大学毕业生李书田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评为“中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 1932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当选斐陶斐励学会全国总会会长[2]。1934年,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南开大学斐陶斐励学会[2]。 1937年7月2日,中国斐陶斐励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总办公厅召开第四届大会。会长、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副总干事、南开大学教授杨石先,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等出席。 1949年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大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遷台後,學會停止運作。 台灣時期1964年在台灣復會運作,並更名為斐陶斐榮譽學會[3][4]。 1995年後開始舉辦「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以表揚有卓越成就之斐陶斐會員。 歷任會長依據官網所示,列舉斐陶斐榮譽學會在台復會後歷任會長如下:
參考文獻
|